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接诊的3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制订门诊治疗计划,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有1例(2.9%)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引起脑出血病死。结论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有关因素进行询问。结果 60例患者中,32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服药不够坚持、不按医嘱要求。结论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病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依从性上有多方面影响因素,需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使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8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内科住院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在口服药物基础上,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然后给予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增强,达到了患者从主观上配合治疗的目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维护能力,对其出院后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是否有所减轻,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高血压急症或心、肾、脑等靶器官受累现象。结果该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内科护理后,心情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内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0.0%。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降压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10)mmHg和(71±5)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3.0%,无效率仅为7.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69.4%,无效率却高达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综合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后,血压均降至正常水平,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均疗效满意而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0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共158耳)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术以及高负压吸引和药物灌洗。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部分患者治愈,绝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8%。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易复发,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与讨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探究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患者服用倍他乐克片。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探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控制血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主题."降压达标" 已经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方向;"平稳降压"也已成为降压治疗的"潮流"[1].高血压的控制对策主要是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调整.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 patientswith anti hypertensive therapy, CPAT)即高血压病人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南京江宁区麒麟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8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健康干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对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均取得了一定的健康干预效果。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健康干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要将社区健康干预服务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便促进能够真正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办法和指导原则,提出我国现阶段改善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工作的建议和措施,旨在更好地利用药物经济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效合理地整合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使用了常规的降血糖药物,其中实验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29例,好转1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显效18例,好转13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1%;硝苯地平缓释片较之厄贝沙坦有更好的降压作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护理角度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探讨,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方法对高血压疾病新的概念、治疗、饮食调控、适度运动、体重控制、心理护理等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使高血压患者对疾病引起重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药物治疗情况,探讨药师参与定期回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学校健康管理中心北校区社区160例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访调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治疗达标评估分析。结果 160例老年高血压中约71.9%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药物治疗率为83.1%;血压控制率为70.6%。结论该社区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但在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医生和药师应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从而提高其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进行中医调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56例,给予相应的中医调护,对其护理前后血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给予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中医调护干预后,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情志、生活起居及中医食疗等方面的中医调护,能有效调和气血、协调阴阳平衡、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临床使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由美国伟伦生产的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患者24h内的血压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超常模式、24h动态血压的趋势图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150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可以看出,患者的血压在24h过程中处于不断波动的范围,较为典型的节律是"双峰一谷",一级患者在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二级患者次之,三级高血压患者下降的幅度不明显。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能够更好地评价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且能够根据监测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就可以作为其评价靶器官是否受损的重要以及及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状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1日~31日的门诊处方12613张,采用DDDs分析方法,对其中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116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压药物在我院门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钙拮抗剂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情况在高血压处方中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