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大变形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于挤压性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除了锚、注一体化常规的围岩加固支护系统外,还有采用可缩式支护措施。这种支护的理论依据是,当开挖引起的围岩扩容不可避免时,允许围岩发生适度的变形,这样可以降低作用于结构上的支护压力,从而减少超挖量并降低支护强度。其具体措施是适当超挖,开挖后立即架设可缩的初期支护。  相似文献   

2.
石喜梅 《河北企业》2014,(11):92-92
<正>围岩压力(狭义):开挖后岩体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认为支护是一种构筑物,岩体的围岩压力则是荷载,二者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围岩压力(广义):围岩二次应力的全部作用。在广义的围岩压力概念中,最具特色的是支护与围岩的共同作用。洞室开挖后岩体的应力调整,向洞内位移的变化也说明了围岩与支护一起,发挥各自所具有的强度特征,共同参与了应力重新分布的整个过程。考虑围岩为连续介质,计算保持围岩变形稳定的需要提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青东矿工程实例,分析了青东矿104回风大巷的围岩地质特性、变形状态和破坏原因,确立了棚锚注联合支护方案,采用该方案后围岩应力分布范围和塑性区都显著缩小;围岩变形量明显降低,巷道围岩两帮及顶底板塑性破坏范围显著减少,顶底板出现屈服后很快趋于稳定。该支护方案在解决软岩巷道变形和位移量大等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锚杆支护的原理是通过锚杆加固一定范围的巷道围岩,使围岩体内形成一均匀的压力带,提高岩层的自承能力;拱形支架支护的原理是增大围岩的支护阻力,阻止围岩产生过大变形,减小塑性区域半径。文章针对风道压力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对于加强锚网和拱形支架巷道顶板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支护方式。对于深部大变形、较破碎、巷道分叉处的巷道提出并设计了全封闭等应力可协调变形支护方式,对深井围岩变形机理和控制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金龙 《价值工程》2021,40(36):101-103
沈白铁路白山隧道穿越软弱大变形围岩地段,在初支完成后,围岩出现严重变形,多次进行初支的拆换处理,导致施工缓慢.基于软弱围岩的变形机理,提出了软弱围岩处理的理论及原则,从超前支护、掘进、初支、二衬等各环节均采取了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了白山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安全、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7.
初期支护是新奥法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它是密贴于围岩的柔性结构,其目的是控制围岩的变形松弛。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初期支护是二次衬砌的基础.初期支护大变形的整治和预防成为软弱围岩隧道掘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付立 《价值工程》2013,(27):131-132
深部破碎巷道具有非线性大变形特征,单一的支护方式难以控制。矿井在进入深部开采后,软岩巷道围岩出现显著变形,围岩破碎严重,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变得极其困难。针对平煤四矿三水平上部变电所岩性较为破碎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以往成功经验的借签,提出了采用锚网喷+锚索+U型钢支架+喷浆的支护技术,加强了深部破碎岩巷的支护,较好地解决了围岩松软破碎、高变形巷道的支护难题,为其它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姜艳 《价值工程》2023,(19):121-123
为探究不同支护参数下大跨隧道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对浅埋大跨隧道变形控制机制。通过分析不同预应力、不同支护密度下围岩塑性区分布、围岩变形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预应力数值是补偿支护的关键参数,隧道围岩塑性区基本消失,极大地改善了隧道整体的围岩应力状态。(2)预应力锚杆随支护密度增加,其围岩变形控制能力也逐渐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长趋势是近似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在大埋深、高地应力、断层带的软岩煤仓中,采用锚杆、锚网、锚索及喷浆+注树脂浆联合支护的形式。通过该联合支护形式把深部围岩强度调动起来,主动、有效强化围岩强度和保持围岩稳定,阻止围岩的进一步破碎及流变变形,加强围岩与支护体承载的强度,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实现主动支护,增强主动承载能力。该联合支护形式有效的控制了煤仓的收敛变形及仓壁垮落现象,大大减少了维修量,提高了煤仓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1.
对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围岩流变特性;围岩控制的途径;在不同支护条件下围岩变形特征以及深井回采巷道锚梁网索支护的优越性"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会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工作,甚至会威胁到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回采巷道服务时间较短,一般在0.5~1.5a。巷道主要受回采工作面的动压影响和相邻工作面顶板压力两方面的影响,这两方面影响使得巷道围岩变形,维修困难。  相似文献   

12.
田长有 《河北企业》2013,(4):100-100
<正>不同性质的围岩可以有锚、网、喷等多种支护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支护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伸,低压会不断增大,此时有些锚喷巷道会因压力出现喷体开裂、巷道变形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但增加了巷道的维修成本,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除了来自外界的压力,锚喷施工质量低下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9):114-116
针对砂墩子煤矿猴车巷巷道两帮受压变形明显、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问题,为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生产、提高掘进速度和控制围岩稳定的目的,决定优化既有巷道支护方案。通过巷道破坏变形分析、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和动态信息支护设计法,提出了三种支护方案,采用"锚网索梁喷"支护,优化了支护方案,在后期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松潘隧道属傍山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70 m,为高地应力软质围岩隧道,施工期间隧道频繁出现初期支护变形破坏、侵限等问题。因原始围岩的压实程度高,采取常规注浆加固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据隧道的围岩特性、初期支护变形及破坏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适度蠕变后渗透注浆加固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高地应力软岩进一步蠕变,防止围岩过度变形。  相似文献   

15.
煤矿深部开采巷道与浅部巷道的主要差别是围岩存在破裂区,也是深部巷道支护的重点之一。煤矿大断面煤巷下山支护困难的问题,超前注浆+锚网喷、锚索、U型棚联合支护可有效提高围岩自身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围岩塑性区的范围,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平煤股份六矿——440大巷围岩软弱地质特征、结合目前支护领域内的新工艺、新理论,针对巷道大断面变形机理,研究提出相应的围岩控制方案。对于这种岩体破碎松软、具有持续变形、围岩流变特性的巷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提出科学控制巷道流变机理基础上,选择好正确的技术路线、采用创新的支护技术并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进行验证。根据巷道表现出持续大变形、长时间流变特征,研究制定具有组合创新的锚喷+36U大五节拱形棚+浅孔、深孔注浆联合支护大变形巷道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某矿区段运输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实际,根据巷道围岩的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巷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实施该支护技术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大减小,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某矿工作面机巷属于大倾角薄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具有非对称性。在对机巷围岩赋存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顶板、高帮侧、顶底四角等薄弱部位的支护,用锚带网索联合支护形成一个整体的承载结构。实践证明,联合支护改变了岩层的受力状态,提高了岩层的自身承载能力和巷道支护的可靠性,为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14):141-143
为保证隧道开挖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提高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在介绍隧道围岩变形时空效应、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变形与支护时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全断面开挖的双线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总结归纳了隧道围岩拱顶沉降、洞身收敛以及掌子面挤出值随开挖步进行的变化规律,并对支护结构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煤炭开采后,软岩回采巷道会受到采动影响,直接顶冒落、老顶断裂等使围岩具有明显的大变形特征,而且在支护体的作用下也无法完全抵抗其变形,只能使围岩变形速度减慢,变形量有所降低,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