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3,(11):66-69
三、国家高新区企业加速成长健康发展国家高新区内集聚大量创新创业活力旺盛的企业,为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供引领和示范.大量创业企业在国家高新区诞生,并在国家高新区这片沃土茁壮成长、发展壮大.2012年,全国105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45.9万余家,其中当年新注册企业64983家,以原88家高新区同比增长3.5%.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载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的平台.文章从生态管理学的角度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我国高新区生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在对高新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外部生态环境以及高新区内部资源优势,提出实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胡欢 《中国高新区》2013,(11):20-20
11月1日,全国高新区第十五届党建工作研讨会在宜昌高新区拉开帷幕.会议由中国高新区协会、宜昌市委主办,宜昌国家高新区承办,会议主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高新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中国高新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序国,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蔚盛斌,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美仁,火炬中心副局级调研员段俊虎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50余家国家高新区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弹指一挥间,二十春秋过. 20年前的4月1日,是唐山高新区诞生的日子.那一天,唐山高新区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奠基典礼,从此踏上了创新创业的征途. 是时,这里一片空旷."科技为根,创新为魂,努力建设一流高新区",唐山高新区人在这里开启了唐山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梦想. 20个春秋,唐山高新区人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只争朝夕、知难而进、奋勇拼搏、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个耀眼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祝福与希望     
2001年,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所在市市长云集武汉,吹响全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新号角.这一年,<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她的诞生具有特殊意义:火炬计划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这么一个阵地全心全意为高新区的发展鼓与呼,需要有这样一个媒体,通过实践总结,理论探索,去引导全国高新区实践"二次创业",实现温总理"四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9日,襄樊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襄樊高新区曾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发展之路.2003年,襄樊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综合排位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倒数第4,面临被摘去"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金字招牌的危险.如何摆脱尴尬局面,襄樊高新区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紫竹高新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民营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紫竹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乃至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球研发转移的大背景,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所带来的把握发展机遇能力,得益于高效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创新创业资源的能力. 紧紧抓住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 本世纪以来,全球涌现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态势快速升温,为紫竹高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抓住产业发展中的研发环节,相当于为紫竹高新区所倚靠的科教资源找到了"转化之桥",通过产业研发活动,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科教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同时,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地,能够迅速扩大紫竹高新区影响力,有利于提升紫竹高新区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01年9月19-22日,中国高新区协会综合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国高新区协会、<中国高新区>杂志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长沙高新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大庆高新区、济南高新区、昆明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株洲高新区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我国高新区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国家高新区应该是布局集中、产业集中、土地节约、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功能区.科技部应支持高新区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各高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来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
"省级高新区升级"是指原属于省或市级管理的高新区通过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核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接受国家科技部的业务指导,并遵守国家级高新区的制度管理与政策安排.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的品牌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及聚集吸纳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而且有利于获得国家或省市的相关政策倾斜,甚至享有国家有关政策先行先试的权利,以此加快园区创新环境的完善,强力支持园区的经济发展.所以,省级高新区升级工作一直受到园区管理机构、地方省市政府以及金融、中介等组织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通过对上海张江和紫竹高新区学生的地方感调研,为地方感的理论实践尝试新的探索.研究认为,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和品牌效应有利于高新区学生形成强烈的地方感.并且,在地方感的多重维度中,地方认同的维度比地方依恋维度更能反映高新区社会空间的问题,也更具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改革开放热潮席卷龙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肩负着支撑柳州工业经济在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排头兵地位的历史使命.1996年,立足拓展发展空间,高新区规划面积从1.1平方公里调整到12平方公里;2005年,高新区核心区开发基本成熟,秉承"一区多园"的特色发展模式,年内启动高新区官塘创业园区建设;2008年,高新区与柳东新区合并,统一管理,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同年,广西"十二五"首个超大项目"广西柳州汽车城"落户高新区,柳州高新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初冬已露正当时,九州集聚话英才.2013年11月13日,第十七届中国高新区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委员会年会在桂林高新区隆重开幕.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中国高新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序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领导宋文学,桂林市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巫家世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全国55个国家高新区分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共13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年会以“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把国家高新区打造成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的高地”为主题,大家齐聚一堂,群策群力,共谋高新区人才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14,(5):20-21
为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指示精神,落实科技部促进高新区“又高又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5月6-8日,2014年国家高新区科技局长培训班在宁波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张志宏,党委副书记武毅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共有90余家国家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新区》2006,(2):93-93
1.马尔代夫海岸陈红艺(上海张江高新区)2.白桦林吴湘汉(深圳高新区)3.芦苇摇曳韩荣生(上海张江高新区)4.三亚晨曦韩荣生(上海张江高新区)5.北欧小村庄杨炯(上海张江高新区)高新区员工摄影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其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其所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近年来,邻省江苏的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国内高新区成功开发建设的典范.开展浙江省高新区与江苏省高新区的比较分析,无疑有利于对照查找差距,科学汲取有益经验,进一步推进浙江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有4家和9家国家级高新区,考虑到2012年9月新批的温州高新区、徐州高新区、常州武进高新区资料不全,本次比较分析中选择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三个高新区与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泰州、昆山、江阴七个高新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15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把企业和项目视为立区之本,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高新区各项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为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惠州仲恺高新区有着很好的地域优势.北部毗邻红花湖景区,马过渡河横贯高新区,是唯一一条流经仲恺高新区的河流.马过渡河在高新区段长约5公里,向西流入潼湖,最后进入东江水系.  相似文献   

19.
梁许赞 《中国高新区》2013,(11):174-177
各地实践证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都必须依靠发展.2013年6月17日,经江门市委、市政府批准,江门高新区与江海区合署办公,功能为以高新区为主,以高新区辐射两区,江海区作为平台服务支撑高新区发展.两区合署办公,理顺了困扰江门高新区发展已久的体制问题,激发了两区的发展活力,为实现两区科学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但是,由于两区经济总量小,城市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企业不多,科技含量不够,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高新区的加速发展,始于'一道加减法'."襄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金元回顾发展历史时如是说. 创办于1992年11月9日的襄樊高新区曾走过一段不平坦的路程.2003年,高新区综合排位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列倒数第4,一度面临被摘去"国家级高新区"这一金字招牌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