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韩贸易一直呈现快速稳定增长态势,但中国对韩的贸易逆差也在随之不断扩大,而发生贸易逆差的商品大都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产业内贸易在现阶段中韩贸易中所占比重不大。所以积极扩大和发展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产业内贸易是缩小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冬梅 《江苏商论》2006,(10):37-39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在产业内不同领域、不同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不平衡问题。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特点的深入研究中,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大多建立在加工贸易和中间产品基础上,对外资依赖性强。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文章最后思考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斌 《财经论丛》2006,(1):78-82
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其产业发展已进入按国际分工结构来选择和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本丈分析了中国对韩国出口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和中韩间在工业制品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指出了两国间产业国际分工的类型及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计算中日、中韩和日韩的主要贸易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得出以下结论:三国之间贸易量前10类产品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都超过60%。其中,韩日产业内贸易指数高于中日和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又高于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不过这三国之间还是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数很小。  相似文献   

5.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宁 《商业时代》2015,(10):36-37
产业内贸易是一门新兴的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的研究对于国际分工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产业内贸易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正不断地发展和充实着新的理论。本文围绕产业内模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产业内模型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在综合考虑国家特征以及产业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突破原有的研究瓶颈,为差异化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 《财贸经济》1998,(9):40-43
近20年来,产业内贸易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如何测量产业内贸易?第二,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第三,从实证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产业内贸易理论体系仍未完善。因此,对产业内贸易的任何尝试性研究都可能具有潜在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及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模式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部分纺织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其中低质量垂直型占绝对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的层次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两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初级产品,但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都不具有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没有表现出预想优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杨肖  黄蕙萍 《商场现代化》2008,(14):265-266
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笔者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型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仍处于低级阶段并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流向结构、主体结构和方式结构上。针对该问题,笔者也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我国的产业内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任嘉嵩 《商业研究》2005,(5):152-15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正在由产业内贸易向产业间贸易转变。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怎样在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产业内贸易现状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提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理论解释,并对产业内贸易指标衡量进行了一些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广西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运用2005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了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水平,并从政策层面对广西如何加快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晶 《国际贸易问题》2008,130(1):14-20
本文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24大类,分别计算了每类农产品和总体农产品从1996-2005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农产品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美贸易商品中,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因此,对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中美双边贸易发展。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中国动力机械及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国内外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VIIT)的测算指标,分析了中国1997-2009年服务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运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服务业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短短数十年间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0年至2007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