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袁莉 《审计月刊》2007,(7):50-51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我国也在近几年着手研究绿色会计。绿色会计要求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实施绿色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强化我国环境意识的需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我国应加快会计改革步伐,建立绿色会计。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论、评价、机制和政策五个方面,在梳理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五方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内涵已经从传统的经济视角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视角;理论研究已从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逐渐延伸到环境、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理论;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中,一般是根据层次分析法设计指标体系来测算区域协调度,指标体系的权重选择问题仍是制约测算结果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般是促使区域政策主体、客体、目标等协调要素有机组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并针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区域协调发展上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明确的政策对象。对我国的启示是:在制度安排上,我国需要出台系统化的法律法规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明确区域协调政策主体,促进区域协调政策实施的规范性;针对落后地区,我国需要构建倾斜的政策体系来完善区域互助机制;同时,我国需要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客体,来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另外,在具体政策方面,我国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特征来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和美国对我国的全方位打压,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应对目前形势的可行性路径,其动力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需要:我国经济增长得益于融入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能减缓美国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压制效应;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稳步向前,但仍受制于大国博弈等政治因素、合作机制重叠以及区域内民族主义情绪等问题。未来,我国应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远景目标,积极承担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大国责任,深化人文交流和互联互通建设,发挥"一带一路"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平台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旦增加措 《活力》2023,(16):127-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同步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方式应运而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对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展开深入的研究,对发展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协调,更好地实现现代数字经济与网络平台、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并借助数字经济的优势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有开放、共享、绿色、协调的基本特点,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发挥了杠杆性的作用,也是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与新服务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云南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诸要素的影响,使得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基于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对实现云南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国华 《企业活力》2003,(10):28-29
<正>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要实施“绿色发展”,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满足市场绿色需求,获取绿色收益的重要途径。一、企业实施绿色发展的动因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对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生态和社会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而产  相似文献   

9.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推动着我国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交汇期,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源于环境绿色理念当今时代,全球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节能型社会,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国情的需要。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的是在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为绿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一五”期间技术市场交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技术市场不断完善,技术交易额大幅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技术市场的交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技术交易的构成和分布,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与技术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十三五”规划的实践来看,各地区经济相互融通补充,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及改革推广力度欠缺、规划实施亟待推进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该有计划、分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市场层面的金融多维支持路径,发挥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区域特点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分三个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将"四大板块"和"类型区"中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调整,以达到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琼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04-109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旅游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大亮点,有力地带动了周围乡村及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日趋明显的总体形势下,民族旅游社区如何应对内外部压力,有效保护与传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民族旅游社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将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程德通  汪诗杰 《价值工程》2012,31(29):153-155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其重要的战略区位以及定位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物流业作为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目前存在物流服务方式和内容单一、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供应链物流不畅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三明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推动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recently becomes a major policy issue in China. Performnce evaluation can examine policy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 decesion suppor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 in China contains production and abatement stages. Within this structure, the capacity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can be treated as a carry-over variable. More precisely, it is a desirable output of the abatement stage in the previous period but an input to the abatement stage in the current period. Using this framework,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dynamic two-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icienci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s in China. This model provides measures of the overall, period, stage, and period stage efficiencies.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from 2007 to 2015, it is concluded that (1) the carry-over variable capacity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scor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s, especially in the abatement stage; (2) there exist distinct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inefficiencies in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s; (3) the average period efficiency of the abatement stag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oduction stage during China's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2010); however, the reverse happen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11–2015); and 4)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re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fficiencies. This study entail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in terms of industrial waste gas treatment and revelant contextu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国有企业如何在生产经营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政工作与企业发展改革深度融合,化解风险挑战推动改革发展,是国有企业需要认真对待并积极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三方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切实推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科技协作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邓水兰  刘雪斌 《企业经济》2012,(12):131-13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实践,已表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为此,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应采取打破体制障碍、加强立法保障、深化产业分工、强化地区协作、拓展对外合作、完善城市体系、培育副级城市等措施来整合"汉昌沙"城市群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一五期间,广西的工业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但广西工业在发展质量、效益、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十二五期间,广西存在有利的工业结构调整机遇,需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广西工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