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避”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是应用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合适当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对影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不良环境条件加以克服,实现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农作物“三避”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最大限度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三避"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推广的一种农业实用新技术体系。如今,"三避"技术几乎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每一种作物,在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主要农作物栽培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5,(12S):30-30
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是应用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合适当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对影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不良环境条件加以克服,实现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农作物“三避”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最大限度摆脱气侯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轻暴雨、热、冻、风、霜等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严西农业部门突出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围绕农民增收关键重点,提出实施以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农业”建设。经过5年实践,广西粮食作物“三免技术”和农作物“三避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植保等技术得到创新推广,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农作物“三避”间套种技术推广现场会 由广西农业厅主持召开的拿区农作物“三避”间套种技术推广现场会2月18日在崇左市扶绥县召开。会议通过现场观摩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那海村、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和岜盆乡的间套种和“三避”技术示范,号召全区大力推进千万亩超级稻、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避雨(防暴雨、酸雨、梅雨)、避寒(抗严寒、霜、霜冻)、避晒(防日灼、抗高温)“三避”技术,是指采取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套适当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克服农作物生长的不良环境影响,充分、合理和科学利用温、光、水条件,达到防灾害、防病虫、防污染目的,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该技术作为“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实用新技术重点推广技术,自2005年推广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2006年推广“三避”技术后.新增产值20.1亿元。阳朔县金桔挂果树采用了“避雨避寒”技术,产量每亩比不盖膜提高1000公斤以上,产值提高7000元以上:永福县推广应用“三避”技术5.08万亩,其中蔬菜避寒避阳育苗1万多亩,避寒栽培的春瓠瓜亩产达到2200多公斤,比常规栽培增加了300多公斤,亩产值增加了600多元;南宁市江南区在西瓜、甜瓜上应用“三避”技术面积15.5万亩,“三避”瓜类产量达23万吨。产值1.84亿元;桂北的“三避”葡萄和各地的瓜菜、花卉、中草药等均取得很高的效益。到今年6月,全区推广“三避”技术面积达1891万亩。 从推广实践中证明:“三避”技术具有低成本投入、高回报、切合实际、应用模式多、科技含量高、增产增收潜力大等特点,能为建设现代农业及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三避”技术生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广西优势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出口。 为加快“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和创新发展。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刊记者随广西区农业厅奔赴桂北各地,对广西农作物应用“三避”技术成效进行了采访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及确保粮食安全的特定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广西全面启动科学发展钱粮双增工程,推进实施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的“三避”间套种,大力发展叠加农业促叠加增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陈张 《农家之友》2009,(12):53-53
近年来,雁山区全面推广应用农作物“三避”技术,探索出了幼果树间套种马铃薯、西瓜、蔬菜等一年“三套”新模式,使一亩地产出三亩地的效益,较好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记者周莎莎记者于3月10日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召开全区农作物间套种暨"三避"技术推进现场会获悉。今年广西要把推广"三避"间套种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际行动创新  相似文献   

10.
宾阳农业局从外省引进先进生产力。今年3月从浙江引进了采用“三避”技术的西瓜种植,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率先在广西全区应用此技术,并建立了1000多亩“三避”技术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宾阳县经济作物“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实现耕作技术的改变,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05,(12S):32-32
宾阳农业局从外省引进先进生产力。今年3月从浙江引进了采用“三避”技术的西瓜种植,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率先在广西全区应用此技术,并建立了1000多亩“三避”技术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宾阳县经济作物“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实现耕作技术的改变,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2.
为部署今年“三避”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加快技术推广步伐,确保完成全年1800万亩的推广任务,实现大灾之年农民增收的目标,5月14日,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全区加快“三避”技术应用推广现场会。广西区农业厅相关领导、各市农业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南昌县地处赣抚平原 ,鄱阳湖之滨 ,赣江、抚河、青丰山三大水系纵贯全境 ,洪涝灾害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为探索避洪抗灾高效农业生产新模式 ,去冬以来 ,大力实施了农业避灾工程 ,并列为国家科技推广项目。一、实施概况。按照因地制宜 ,错开洪涝季节 ,规避洪涝危害 ,充分利用洪涝区农业生产资源 ,实施避洪抗灾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农业避洪抗灾模式。1 .耕作改制。针对本地雨季相对集中的特点合理安排耕作制度 :一方面充分利用汛期前后的有效季节 ,种植高效农作物 ,实行汛期休闲避蓄洪 ;另一方面 ,引进…  相似文献   

14.
“生态创造生机,生态幸福家园,生态就是生命。”“养殖+沼气’种植”、“三免”、“三避”、“绿色植保”等提产、提质、提效的农耕革命新模式的大力推广,让广西农民生活日新月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呈两位数增长,农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连续3年每年提升一位,上升到全国第9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村,有一些规模比较小,土地也比较少的农作物良种繁殖场、种禽种畜场,以及水产、果树、蚕桑、蔬菜等特产场称为“农业三场”,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种畜禽、种苗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的农业三场大多是地方国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农业三场在...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避雨(防暴雨、酸雨、梅雨)、避寒(抗严寒、霜、霜冻)、避晒(防日灼、抗高温)"三避"技术,是指采取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套适当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克服农作物生长的不良环境影响,充分、合理和科学利用温、光、水条件,达到防灾害、防病虫、防污染目的,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该技术作为"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实用新技术重点推广技术,自2005年推广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自然法”农业主张农业生产过程尊崇农作物的自然发生机制,实践的核心是土壤营养的“微生物富集培肥”和植保的“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通过对河南省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三地农业农村废弃物治理中,农村废弃物制肥、养分回归田园土壤系统的农业自然法传统与“种—养—沼”“绿色种植养分平衡”“新型农村社区中消纳物管理”等现代生态管理的相得益彰,揭示了秸秆全量化农艺农技创新、技术性废弃物污染控制及“控源、洁流、增链”等绿色生产生活流程再造的政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农业用水紧缺,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缓解我省水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省农委采取“避”、“节”、“抗”、“等”四项措施加大节水农业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用稀土元素研制成的稀土化合物“常乐”益植素,在农业中应用,可使20多种农作物产量提高5~15%,并有改善品质的效果。该项技术是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成果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三年来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超过5000万亩,创农业增收3亿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中 《致富之友》2003,(8):20-20
据国内农业科学研究机关预测,中国未来农业将向6个方面发展。一、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心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二、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设置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全套先进的输送营养液系统及配套的系列设备等,以实现集约化、工厂休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