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岭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 “十五”以来,温岭市紧紧围绕服务业发展目标,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是发展规模由小到大。温岭服务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8.3亿元,平均每年净增12.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33%,提高到2004年的37.1%,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发展速度由慢到快。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可喜之势。1-6月,全省GDP为71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950亿元,增长14.8%,快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全省GDP的增长贡献率为41.4%,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国家统计局有关报告显示:从1981年到2001年,我国民间投资从165亿元猛增到14305亿元,增长85.7倍,年平均增长25%。民间投资的增速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平均增幅快4.6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及控股投资平均增幅快7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侣.1%提高到384%,增加1倍多。  相似文献   

4.
服务贸易步入坦途应快马加鞭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以每年平均109%的速度增长,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9%的速度。服务业平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新增价值量“六五”、“七五”分别为15亿元、58亿元,“八五”平均达到208亿元,1995年创造...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国经济快讯》2012,(36):10-11
GDP增速修订:9.3%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数据。2011年GDP现价总量为472882亿元,与年初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比增加1318亿元,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至9.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陕西省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64.1%,实现GDP占全省51.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较上年增加9.84亿元,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79.8%,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83个县(市)平均实现财政总收入4.88亿元,较上年增加1.2亿元,增长33.3%。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4%,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比重达到70%以上的有15个县(市),较上年增加4个。  相似文献   

7.
《上海改革》1997,(10):42-44
这几年,长宁区经济以迅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目:从1992年到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69亿元提高到24.3亿元,年均增长22.53%,区级财政收入增长更为迅速。从2.4亿元提高到7.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25%。由5年前排名全市10个中心城区的末位跃升至第4位。今年上半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46亿元,又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和26.7%。  相似文献   

8.
一、交通行业的投资与产出的基本情况 (一)从投资角度看。2005年1-8月份,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04.06亿元,同比增长39.2%,增幅比去年同期的-4.0%提高43.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00.00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比去年同期的26.7%下降4.2个百分点;城市公共交通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91.96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比去年同期的15.4%提高1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5,(5):7-10
今年1月,GDP增速高开12.1%,一季度增长11.9%,实现生产总值639.9亿元,增速比较平稳。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9.22亿元,增长12.6%,增幅下降3.7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7.46亿元、263.22亿元,分别增长4.8%、13%,增幅提高0.8个和3.1个百分点。经济平稳发展增强了政府财力,市民得到了实惠,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0.19亿元,增长25.7%;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 GDP: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31亿元,增长13.5%,加快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196亿元,增长11.2%,加快0.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占49.2%,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9.1%,下降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张慧 《北方经济》2013,(10):37-3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从产值来看,1978-2011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由58.04亿元增加到14359.88亿元,年均增长12.41%,快于同期全国平均2.43个百分点,1995-2011年,连续17年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2002-2009年连续8年增速全国第一,内蒙古经济总量已由1978年的全国第25位跃居到2011年的全国第15位.可以说,内蒙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内蒙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服务业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我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93.93亿元(现价,下同)增加到2003年的756.38亿元,增长40.2%,年均递增11.9%,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8.1%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3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2%,与2000年持平。2003年在全区GDP增长16.8%中有4.1个百分点是由服务业增长贡献的。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现状 (一)总量稳步扩张,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服务业年均增长14.2%,呈稳定发展态势。2002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为30.8%,达到历史最高。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的比重为2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经过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之后出现小幅回升,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滨州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0%,分别比服务业高出6.1、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湖北经济》2002,(11):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16909亿元,并一路猛进至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人民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放手发展民有经济,使台州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同高6.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7个百分点.全市GDP从1978年的10.13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992.78亿元,财政收入从1.19亿元增长到108.68亿元,经济总量从全省11个市地的倒数第二位跃至目前的第五位,在全国231个大中城市中位居第  相似文献   

16.
今年伊始,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以确保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1亿元,增长6.7%,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70.5亿元、64.6亿元、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3%、15%、0.8%,林业产值0.7亿元,减28.1%。  相似文献   

17.
恩施服务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内部结构亟待调整、旅游优势发挥欠力、"集聚效应"急需增强、综合竞争力不强、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存在等。根据现实问题,我们提出恩施州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从宏观政策机遇和内生发展机遇两方面来论证恩施州的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到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占GDP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占全州GDP比重达到4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平均每年上升4个百分点左右,缩小服务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6,(3):37-37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6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速同比减缓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加2649亿元,增长22.6%,增幅同比回落15.5个百分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7,(3):39-39
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加4442亿元,增长31%,增幅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约18%增长到2006年的大约44%,28年提高2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从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城镇化率从30.5%提高到44%,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平均有约1700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