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新古典保险需求理论由于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假定条件与现实世界不符而受到前景理论的挑战。前景理论利用人们高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解释了保险需求;基于决策过程的保险需求理论考虑了更多的决策影响因素,反映了真实的保险决策过程。本文梳理了这一保险需求理论的发展路线,剖析了三阶段保险需求理论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建立基于中国实践的保险需求理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按照标准保险需求理论,投保人购买保险是遵照最大效用原则的理性行为,但大量事实表明,投保人行为中存在很多违背古典经济学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将人们的保险购买行为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分析投保人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偏差而产生非理性行为,期望人们对我国保险行为学研究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依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逃税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借鉴前景理论的确定性效应、参照水平效应、表述性效应以及分离效应等内容,对逃税行为予以解释,以深化对逃税现象的认识,推动税收管理朝着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主流保险经济学认为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保险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至少有三点假设与现实不符,在现实中,逆向选择理论的“失灵”问题非常严重,逆向选择并非保险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出发,通过对福建省350份农户的农业保险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增加法律制度供给,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大宣传力度和对农业的补贴、支持,适度强制投保等激发衣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福建农业保险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中与风险判断和风险决策相关的研究成果的支持下,行为保险经济学相关研究逐渐兴盛。本文从研究起源、心理学研究基础、保险需求异象及其解释、投保决策模型的行为学改进、保险供给异象及其解释五方面,梳理了国外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现有的行为投保决策模型要么形式优美但解释力欠佳,还存在结论不稳定问题,要么解释力较佳但不像经济学模型更像心理学模型,存在决策因素和决策目标过多、无法解释群体或社会保险需求规律等问题;二是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异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提出行为保险经济学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研究群体的风险判断偏差分布规律,并通过寻找核心变量等方法建立简洁有效的行为投保决策模型,力求稳定解释群体或社会保险需求规律;二是加强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保险市场异象的研究,尤其需要对中国保险市场上常见的“冒险经营”“过度营销”等供给异象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分支———行为经济学融和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人类行为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有限自制等三点假设,从而修改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范式,推翻了有效市场假说,代之以“社会人”和“有限理性”假设下有血有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保险规模迅速扩大,至2019年,农险保费收入已达672.5亿元.然而各级财政补贴占到了总保费的近八成,若要进一步扩大农户参保率,单纯依靠提高财政补贴已行不通.如何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农户自主自愿参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华中三省1079户农户的调查分析,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