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在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农地流转中政府过渡干预、中介组织匮乏、农地流转价格低、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失衡等原因,导致了农民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生存发展权益和社会权益受到损害.为此,要完善农地流转程序,明确产权,培育农民的维权组织、发展土地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促进农地流转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流转中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阻碍了土地流转效率的提高。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能有效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维护流转农户的利益。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必须强化中介组织的主体地位,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许芳 《金融与经济》2013,(5):45-47,56
笔者以博弈论分析工具,对农地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决策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存在满足农地转入方与转出方经营效益最大的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投入因素时,流转双方认可的价格即为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因此,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博弈双方因素,以达到促进农地流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土地更有价值,为农民带来收益成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土流网作为全国性的土地流转信息与交易服务平台,以土流网在土地流转方面的解决方案为导向,对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土地产权交易制度、建立农地风险大数据监测机制、构建“政府平台+银行+土地流转企业”三方机制的建议,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探寻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许方 《济南金融》2014,(1):61-66
我国细碎化的耕地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探索农地集中新模式。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从减贫效应方面对六种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土地流出的带动作用和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劳动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农地流转的稳定程度对非农业就业有较大影响,流转时间越长、流入方经营越稳定,非农就业受农业的影响越小;贫困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而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农户间自发流转。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模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网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继军 《甘肃金融》2011,(11):74-74
(一)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一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自主服务的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的土地流转体系。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强化中介服务功能。要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为依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建立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供求信息进行登记并发布。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钱仁汉  解红  侯瑞 《金融纵横》2014,(10):43-4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经之路.农民作为农地流转的主体,对农地流转的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各地农地流转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及土地资源禀赋制约.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220户农民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内蒙古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因素,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增加农民收益、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地健康流转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实现提供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细碎化生产与现代农业规模经济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关中地区土地流转存在流转机制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匮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以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性因素,认为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营,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弱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切实推进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法分析了银行贷款、农地流转和新型农村城镇化三者间的关系。其中重点结合资本投入产出函数和财务"死亡谷曲线",对银行贷款在促进农地流转、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现实中银行在农地流转和城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并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区(除西藏外)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贷款意愿和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信贷约束是导致农地流转和城镇化建设中银行作用发挥不充分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和农村"三权~②抵押"的进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有研究对土地调整和农地使用权流转之间的关系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调整显著促进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一方面在非农就业机会存在的条件下,土地调整导致农户对地权不稳定的预期加强,促使有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户更积极地转出农地,增加了农地供给;另一方面拥有较多农业固定资产的农户即使面对地权不稳定的威胁也不愿意降低土地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合力表现出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显著正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制定以及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辉 《时代金融》2015,(6):31+33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然之举。但目前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中仍存在意识、机制、程序和利益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农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入手进行思考,分析了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农民权益保障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有效途径。实践中,我国难以在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目标。"三权分置"制度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选择,其实质是将承包权身份化,将经营权物权化。完善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制度需要从立法、配套措施等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以促进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重构,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吴芳芳 《时代金融》2014,(14):284-285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项目组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市、38个县(市、区)进行抽样,对156户农户的农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9软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发现:户主文化水平、耕地细碎度、家庭收入来源、农地流转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以及农户对农地流转的认知,都直接影响着农地的流转,只是程度不一。据此,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普遍认为土地合并和农地使用权流转能够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但缺乏经验验证。本文通过来自中国6省113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农地使用权流转对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发现农户租入农地能够显著增加农地块均面积,而农户租出农地能够显著降低S指数;虽然农户租入农地增加了地块数量,但租入的地块普遍离家较近,有利于农地集中,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推动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上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合并整理,从而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促使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严海玲 《时代金融》2014,(14):290-29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地流转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为农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更加良好的支持,促进农村整体的发展。然而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要明确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20.
陈倩 《云南金融》2012,(8X):158-15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事关8亿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性质模糊,土地产权不清,法律之间相互冲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行了诸多的限制,对流转经营权的主体、流转的条件均进行了限制。现有的制度中缺乏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适应的中介组织,流转程序不明确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明确产权,整理法典,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取消对土地流转主体和流转条件下的限制,以此来促进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