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由村党组织牵头,通过流转土地、领办合作社或农业公司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高了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产业振兴和强村富民路子。目前全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67个,覆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安丘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总结了八种增收途径,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17年底,该市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消除,建立稳定收入来源的村达到1179个,占总村数的95.6%,村级集体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该市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达到32901.6万元,同比增长4.7%。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增收。通过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将村集体土地、资金、资产以融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入股合作社从自愿组合到合作瓦解,再到村集体组织主导的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的内在机制,揭示合作社价值攫取及绩效增长的规律性问题。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合作社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自愿合作瓦解,村集体组织为获得攫取土地价值的机会进而推行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2)当土地发展性价值尚未凸显时,农户愿意放弃土地发展性价值而获取农业绩效增长;(3)当土地发展性价值超过绩效增长量时,合作社强制性演化将瓦解。研究结论:(1)村集体组织与农户的价值攫取关系,即农户获取的绩效增长能够弥补其放弃的土地发展性价值是强制性演化的前提条件;(2)强制性演化一旦瓦解,村集体组织与农户会围绕土地发展性价值展开争夺,产生高昂的谈判成本,因此,需尽快界定土地剩余产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激活乡村资产资源要素潜力,通过“十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形成了多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2022年,全市77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36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规模种粮方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形式集中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始终把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来抓,立足农村实际,强化政治引领,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模式,把党支部工作融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和集体增收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什么要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在扎实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大张旗鼓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建设,卓有成效探索出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为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毕节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课题调研组,深入县、乡、村开展调研,针对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发展中的产...  相似文献   

7.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要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莒县积极探索,形成了两种改革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保障农民利益,建立起村集体、农户与工商资本三方共赢机制,让农村土地真正"活"起来。改革模式模式一:"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合作社,实行股份  相似文献   

8.
<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重构村集体与农民群众经济关联的重要途径。宏元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桑树峪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在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上进行探索,在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上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盘州市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地处贵州省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合作社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平台、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变"为抓手、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的发展导向,通过"联村党委+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组织方式,将村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自有资金,村集体的生态林、湿地等资源资产量化入股到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利益共享、风  相似文献   

10.
正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采取整村农户承包地入社的形式,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深加工,拓展农产品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赴湖北调查组在钟祥市调研中发现,近几年,钟祥市把加快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模式土地存贷合作经营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村集体或农民将权属明确的承包耕地、林地及自留地等存入合作社,村集体或农户保留承包经营权,有用地要求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形成机理在于,以"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为代表的订单农业模式同时沿着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个方向演进,从而初步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混合一体化发展模式。本文从契约性质、资产专用性和成员异质性三个维度对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制度特征进行剖析。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将成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趋势,但该模式作为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形态,具有不稳定性,应加强政策导向,使其朝着具有经济实体功能、基于劳动合作的独立性合作社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积极创新合作社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开展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农地综合社试点,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实现农民抱团发展、共享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村干部领办的合作社,由于领办者与村"两委"融为一体,既可以发挥村"两委"的政治影响力和行政动员力,又可以发挥合作社的经营效能。但是,由于领办人在合作社中的角色认定不同,村"两委"领办的合作社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与村"两委"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在村组织代理人领办的合作社,领办人代表村组织在合作社发挥作用,领办人的村组织代理人身份要比其理事长身份重要,并且,村组织代理人可能随村"两委"换届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2021,(6):96-103
在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一条重要途径。从组织运转过程角度来看,合作社是一种"积极性组织",能够积累和利用社会资本,节本增效。实践中,该类合作社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影响力。但是这类合作社也会出现诸如认识存在误区、压力传导机制不合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工作的展开,这类合作社将呈现出数量先增后减、类型多样化、以多种形式参与竞争、影响力提升等趋势。在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挥组织优势,突出"领"和"办"的行为,促进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并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考虑和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的经营权和资金等入股成立,由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入股土地。目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土地经营权入股采取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法,一种是直接实行按股份分红方式,一种是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因分配方式不同,土地经营权入股后盈余分配办法也不一样,在此,笔者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23,(10):9-10
<正>近两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造性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社”联动发展,催生“1+1> 2”的叠加效应,探索形成“1+1+N”发展模式,即村党组织领办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商贸超市、电商平台、投资平台、家庭农场、乡贤能人等,有力促进了强村与富民同频共振。2022年,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占比同比分别提高4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双沟镇根据江苏省睢宁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大胆创新,通过组建农业公司提供统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引领各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农场,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共享分红收益,用实践有力回答了新时代如何促进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如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形成背景全县统一规划部署。2017年初,睢宁县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19.
土地确权、流转为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重构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机遇。山西省扶贫工作以土地流转入股,扶贫资金和村集体资产评估作为集体资本入股,重构了新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合作社充分调动了村两委、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产生了"内生性"扶贫效应;变扶贫资金为合作社股本实现了造血式扶贫;初次分配按劳分配、按股分红,二次分配向特困户倾斜实现了精准扶贫;依托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共同脱贫致富,同时也破解了一些农村社会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23,(8):55-56
<正>海安港丰谷物农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5月,由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富港村村干部领头创办,村集体负责经营。几年来,合作社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发展了以“五统一”托管服务、“四定式”考核管理、“三比三看”争先活动为内容的“5433”模式,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推进3980亩土地农业生产全托管,实现农户土地全入股、农民全入社、服务全覆盖、收益全分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战场上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实力,又增强了致富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