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3302综放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该综放工作面初次和周期来压步距、支架工作阻力特征、超前支承压力和顺槽变形规律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现场管理和后期开采工作提供了实测依据,有助于实现该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在工作面回采作业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在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情况。基于黄陵矿业某矿111工作面的工程概况与支护情况,结合沿空留巷技术,在111工作面巷道内沿空留巷内布设“十字交叉法”测点,并设置信号柱,对该留巷的围岩变形收敛情况进行监测,得出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20~40m时开始出现巷道压力显现;当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140~180m时,巷道的变形量达到最大,巷道压力几乎处于峰值;当留巷滞后回采工作面200~260m时,巷道压力开始趋于稳定。通过了解巷道矿压显现与变形情况,为沿空留巷的设计优化与巷道内的临时支护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维护艰难、成本提高等问题日趋突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就我国目前深井巷道的一些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部分深井巷道变形控制技术,为具有大埋深矿井在巷道支护和变形控制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埋煤层较普通开采的煤层相比,往往不存在弯曲下沉带,顶板出现台阶式下沉、矿压显现强度不均匀等。以陕北某矿13021浅埋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了矿压规律实测研究,掌握了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该工作面的后续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吕家坨矿原为全国最大的水力采煤矿井,于2004年6月将采煤方式转为综采。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延深(现开采-950水平),矿压显现逐渐剧烈。由于未掌握矿压显现方面的规律,缺乏旱采工作面巷道的布置经验,导致在掘进、生产过程中出现若干问题,如工作面两巷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等。孤岛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应用,将过去相邻孤岛煤柱工作面留设10m煤柱改为留设2m净煤柱,把巷道布置在减压带内,使巷道避开矿山压力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补连塔煤矿采用大采高综采开采方法,采高大、矿压显现剧烈的现象,利用数值计算分析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场围岩内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总结了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为同样条件下的生产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岱庄煤矿4324工作面的矿压监测,包括支架工作阻力、顶板冒落特征及巷道表面位移等现场观测,研究了4324工作面旋转调斜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工作面支架的适应性情况以及工作面顺槽超前压力影响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及其结构的断裂、失稳、下沉是工作面剧烈矿压显现的根源,开采引起工作面围岩运动及应力场动态调整是造成工作面来压的直接原因。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对综放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初次来压期间的围岩破坏进行全过程监测,研究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初次来压期间微震事件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与岩层运动及矿压显现关系。微震监测与现场矿压观测的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微震能量、频次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微震指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可以判断或预测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微震事件平面分布特征能够反映煤层顶板的活动规律,并对围岩活动的位置、强弱判断与预测;微震事件的剖面分布特征能够反映煤层顶底板的活动规律,揭示顶底板破坏的高度和深度、围岩的破坏范围,并能够反映工作面的超前影响范围及主要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证实微震监测能够对工作面的围岩活动和矿压显现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测,对矿井动力的灾害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条件的变化,压力的增大,矿压显现越来越剧烈,巷道支护条件越来越复杂。矿压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矿山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正确分析巷道围岩的结构特征及变形规律。能为支护设计、支架选型、支护形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顶板难以控制,影响工作面搬家速度.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贯通回撤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贯通回撤过程中巷道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城矿13采区1335回采工作面应用切顶卸压、锚索悬吊技术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的沿空留巷工程中,改变了沿空巷道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改善了沿空巷道的围岩应力环境,减小了巷内支护的受力及巷旁支护的阻力,提高了沿空巷道的稳定性,确保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8131首采工作面煤层开采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获得了8131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49.67 m,周期来压步距为21.86 m,研究成果为8131工作面煤层开采提供了指导,同时对国内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和工作面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矿戊8-9—20230工作面是一个高采深高瓦斯采面,我国在深井开采中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对矿压显现规律的控制还不十分到位,所以论文就该采面初采初放阶段加强对其矿压的观测然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有效的分析,找到该采面的一些矿压显现规律,用来指导本采面的安全回采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南阳坡煤业4号煤层老顶厚3.72m,4101综放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顶板难冒落、采空区老顶大面积来压、采场支架工况异常的现象。因此开展对4101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和顶板活动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以确定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还能找出支架工作状况和围岩稳定性的关系,有利于将4101综放工作面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该矿压观测分析结果还对了解和掌握同一采区的其他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确定支架工况及合理选择和改进支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隆泰公司矿压进行了实际观测,包括放顶煤初次垮落步距、直接顶岩层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岩层初次垮落步距及其来压强度。对炮采工作面进行了观测,分析工作面支架受力状况,研究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对同类条件炮采放顶煤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健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4):209-209,212
沿空留巷作为一种无煤柱开采技术,有利于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以某矿3307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煤平朔井工二矿21107主运顺槽沿11号煤层底板布置,上为29207采空区,巷道顶板距采空区间距在2.1~6.0m之间,属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的掘进巷道.文章论述了该巷道掘进过程中在不同层间距下的支护方法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为类似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布置和围岩控制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铁煤集团小康矿属深井软岩矿井,巷道压力大,支护困难,暗井(井下储煤仓、溜煤眼、上风眼、通风孔、延伸井筒等)施工中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在S.w:工作面回采期间,该工作面溜煤眼受采动、断层穿越的影响,硐室群围岩空间力学效应显著,眼壁开裂,邻近围岩进入大变形状态。翻修时,溜煤眼工程岩体大面积塌陷。为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从施工工艺、支护形式、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郭屯煤矿2303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冲击显现问题,研究3煤层回采巷道的冲击地压显现规律。为有效应对冲击地压危害,分析发生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降低矿井危害系数。  相似文献   

20.
锚索支护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有效地抑制了围岩的变形,确保了巷道的长期稳定,使巷道顶板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从1999年11月开始在东荣二矿中一上采区17层右二皮带道试用成功,2000年以来,锚索支护已广泛应用于全集团公司井下各类巷道,特别是综采工作面切眼、撤架道、大断面硐室、交叉点等矿山压力大、矿压显现严重、维护困难的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