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1999年9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试行后,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广大老百姓心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旅游机会.所以在前几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广大消费者"一拥而上",造成了公园、景点、名胜古迹"人满为患",名山、秀水、风景名胜"怨声载道",交通、住宿、旅行社"异常爆满"……美好的时光却没有得到美好的休闲享受."假日经济"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面对这一已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我们不妨将假日经济定义为: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必须认识到,"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更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它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三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三个领域.从更高的程度上讲,它作为一种休闲消费,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又是劳动力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自实行新的长假制度以来,旅游、餐饮、交通、商业及各类文化市场都出现了火爆场面,着实让人感到假日经济的魅力。 “假日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媒体市场受到影响。由于消费空间的流动性,消费时间的自由性、消费选择的多元化和消费方式的个性化,使得这一期间的各个媒体与其受众之间的关系链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一份调查“北京报业市场总体规模和结构考察”表明,  相似文献   

3.
关于变假日旅游为休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嘉龙 《特区经济》2007,(5):181-182
进入21世纪,我们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假日旅游,那就是实行以自由休假制度为主的休闲旅游,把“假日经济”逐步引导到“休闲经济”,还“假日旅游”以本来的面貌。这里的“假日”,主要是指国家法令规定工资领取者有权自由休假的“假日”,当然也包括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假日。只有这样,我国旅游经济、休闲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范伟 《辽宁经济》2007,(3):37-37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黄金周”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假日旅游带来的假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满足百姓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从99年10月“国庆节”假期起,国务院决定扩大内需,刺激市场消费,将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节”三次常假由三天调整为七天,于是“假日经济”便成了各种媒体最多的词汇,假日经济更使我国旅游业、金融业等行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地方更加重视“假日经济”的开发与运用。“假日经济”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特别是“假日经济”为旅游,金融等行业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依托城区山水优势 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秋纯 《湖南经济》2001,(12):58-59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湖南省共接待旅游者2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8.76%,全市接待93.0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量的32.13%,假日经济再一次火爆起来,特别是以“农家乐”为品牌的城郊休闲旅游更是异军突起,来势凶猛,成为市场消费中一个十分醒目的亮点。作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岳麓区,理应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城区山水优势,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学里,并没有“假日经济”这一学科概念。把假日和经济联系起来,称之为“假日经济”,是国人在语言字上的创意,其意思是指假日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商机以及其他一些的经济现象,如假日交通运输、假日购物、假日餐饮、假日旅游等。“假日经济”对于商家来说,  相似文献   

8.
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家启动对一年中三个重要节日实施集中休假的措施之后,假日经济这个词便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生活用语。顾名思义,假日经济就是国家通过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诱导人们的消费投向,并给人们以实施消费行为的现实条件,以期通过人们在假期中的消费来带动相关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法。这也是国家刺激内需的重要手段。在假日经济的内容选择中,旅游带着它特有的亲和力脱颖而出,它不仅成为假日经济的首选突破口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假日经济的主要内容。假日旅游能作为启动假日经济的首选突破口并成为其主要内容,是有它的客观必然性的。首先,它符合了富起…  相似文献   

9.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休闲旅游--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英 《特区经济》2006,(5):194-196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它是人们经历了“急行军”式的传统观光旅游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休闲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显著的休闲性和深刻的体验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休闲旅游是休闲观念、体验经济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每逢“五一”、“十一”黄金周前后,“假日经济”就成了媒体爆炒的内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黄金周旅游的人数已由最初井喷式的增长变为平稳增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假日经济能否成为一个持久的经济增长点,很值得认真研究。冷静地分析前几个黄金周假日经济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改善服务,合理引导消费,对今后假日经济健康发展,做到商家和消费者双赢,都将大有益处。“假日经济”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词,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买方市场初期阶段,为刺激需求、减缓就业矛盾而采取减少工作时间、增加节假日的措…  相似文献   

12.
秦小莲 《山区经济》2002,(4):29-29,28
居民消费大体上分为日常的基本型消费、即时的冲动型消费、假日的集中型消费这样三种类型。近两年来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国假日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拉动民众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我们不能因此对假日经济下集中消费的形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人为地将科学消费这一本应是节假日消费的主题而“置之不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均GDP之间差距的缩小,休闲消费成为必然需求,假日经济的出现,刺激了国内消费,促进了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假日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求的半日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势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为此,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文化娱乐业,旅游服务业,体育健身业,,餐饮零售业。闲暇农业等。  相似文献   

14.
南市区根据“旅游为先导、商业为主体、居住为基础”这一区域功能定位.规划了商业发展的框架。设想到二十一世纪初,把豫园商业旅游区建成一个建筑风格民族化、购物环境现代化、经营服务特色化、消费功能多元化的适应国内外消费眷需要的旅游、休闲、购物和餐饮中心;把老西门和大兴街建成集百货业、餐饮业、宾馆业、办公商务业、休闲业、文化娱乐业多功能的综合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一”长假刚结束,统计部门的数据和媒体的报道令人振奋,旅游火爆,商场热闹,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大把大把地往外掏…… 假日经济真能拉动消费吗?笔者不以为然,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首先,“黄金周”的排浪式消费,看起来热闹非凡,其实大都是消费存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而很少有新的消费增量。就以“黄金周”最热闹的旅游为例,现在国人外出旅游,大都是一年一次长途旅游,或者再加几次短途旅游。“黄金周”出去玩过了,平时就不大可能再出去了。在购物方面也是如此,不论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我国实行“五一”、国庆、春节三个新的节假日制度以来,假日经济特别是节日旅游就像一道雨后亮丽的彩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99年国庆节第一个7天长假,全国出游人数达400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141亿元;2000年“五一”节期间,全国出游人数达460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181亿元;2000年“十一”国庆节,全国出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230亿元。假日旅游有力地拉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成效令人刮目相看。它就像刚启盖的神话中的魔盒,绚丽多彩,繁荣的景象刹那间涌现,令人叹为观止。于是,就有了说不完道不尽的假日话题。  相似文献   

17.
“黄金周”的经济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2000年的国庆节执行“黄金周”假期制度以来,假日经济在不断升温,据中央电视台播报的统计资料表明,平均每个“黄金周”全国的旅游收入在300亿元以上。不仅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业等在“黄金周”都有一个强劲的突破,日平均消费额是平时的125%-130%。社会各阶层包括舆论和学术界都感受到假日经济的逢勃发展。对于假日经  相似文献   

18.
辛魁武 《特区经济》2014,(2):203-204
特色商业街,是指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它是城市文化、商业与旅游的黄金结合点,是满足市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然而胶州市特色商业街又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色,各条商业街混合交叉,促进当地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商业街的发展规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休假——假日经济的理性思考黄金周休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榜 《科学决策》2006,(4):46-47
自1999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颁布以来,随着春节、“五一”和“十一”各公休七天的“假日黄金周”制度在全国统一实行,再加上原有的各类学校一年一度的、时间基本统一的寒暑假,以及各地民工季节性的放假,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节日期间爆发式的消费浪潮,让人们真正领略了假日经济的威力。伴随着节假日增多,节假日消费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北京大学副教授于小东所说,假日经济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刺激消费,拉动需求”。  相似文献   

20.
假日消费依然红火,休闲经济正在形成。近年来,假日消费一直红红火火,春节、“五一”、“十一”假日黄金周,为商贸、餐饮、旅游等提供了巨大商机;同时,我国现有的114天法定节假日,为以旅游、娱乐、体育健身、化传播等为内容的休闲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