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外管理》2009,(11):128-128
对于销售新人,有经验的人常常会说:你得学会跟踪。 有个人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在应聘截止最后一天,他投去了简历(最后一天投简历的目的是使他的简历能放在一堆应聘材料的最上面)。  相似文献   

2.
我是今年毕业的本科生,由于上的是三流学校,专业也不热门,所以非常担忧能不能找到好点的工作。因为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我只能绞尽脑汁在简历上下功夫。我看了许多关于如何写简历的文章,也从一些人才网站下载了不同版本的简历。多方参考,动了许多脑筋,撰写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简历,有内容丰富的、有排版新颖的、有简约概要的……我写的简历,无论是哪一款,都是描述自己如何如何出色。说实话,看着写好的简历,我的头脑中也不时浮现一个疑问:HR 会不会相信自己的简历?果然,简历寄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  相似文献   

3.
小赵高中毕业后,经常到人才市场去找工作,看到别人找工作一个个都是拿着厚厚的一本简历和一大摞的各种证书,自己简单一张纸的简历,和他们的放在一起,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工作自然一直没有着落。家中的父母也为他的工作着急,四处托亲戚、求朋友,但都因小赵缺乏一技  相似文献   

4.
崔鹏 《英才》2004,(11):65-65
李扬在一家数据调查公司工作,她的分工就是逐条核实众多简历中的每一句话,再把他们详细的写成英文报告,发给公司的委托客户。而这些简历分别来自北京众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他们都是新应聘到这些企业中高级职位的人自己填写的,而且在这些简历的最后往往都印着诸如“如填写隋况不实,后果由填写者负担”之类令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暗示。李扬落实简历的内容主要是打电话,在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李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私人侦探,一个工作经历复杂的人  相似文献   

5.
之所以起这个题目,我并非把自己当成伯乐来看待,只是感觉这个名字和文中的内容比较贴切而已。招聘工作包含很多环节,我在这里就简历筛选以及面试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以供同行们参考。首先是筛选简历。有两种简历我基本是不看的:一是向多个职位投递的简历基本不看。这样的人都没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是不在我考虑范  相似文献   

6.
如果翻看世界500强企业的简历,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都是脑子一根筋,只走一条路,专做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袁秀英 《中国就业》2010,(11):58-58
一份出色的简历,是求职者赢得面试机会的“利器”。怎样才能做出一份具有“战斗力”的简历呢?专家介绍,简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体现个人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8.
艾佳 《乡镇论坛》2009,(18):39-39
人才交流会上人山人海。我拿了三个版本的简历在人群间挤来挤去,一份简历上标明的是博士文凭,一份是硕士文凭,一份是本科文凭。挤来挤去挤了大半天,不是人家不要我,就是我看不上人家,累啊!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猎头公司的资料库中, 不容易发现华为员工的简历。自 2005年下半年开始,华为员工向猎头公司投放简历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部分都是在华为已经工作了 5年左右的老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75%,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0.
17日中午,一位博主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话:“刚面试了个人,简历很漂亮,北大毕业,MBA。我约在咖啡店,结果俺买单,他丝毫客气都没有,饮料都是我端的,大男人家家的,这般不懂人情世故。注重细节,成就自己。”(11月19日中广网)  相似文献   

11.
多数同学在做求职简历时都费尽心血,力尽完美。那些中学、大学期间获得奖项的就更不用说了,就连自己的特长也是用“放大镜”的方式写了又写。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把自己推销出去。看着同学们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简历,我独自躲在角落里暗自神伤。家庭的困难不容许我再花不菲的钱弄漂亮简历,我也没有同学们那些光彩夺目的过去,  相似文献   

12.
洪江波 《人力资源》2006,(8S):46-48
时下,一种全新的个人简历——视频简历频频出现在招聘市场上,这种全新的视频简历有哪些特点?能否广泛地被企业认同?能否“一鼓作气”地取代传统的纸质简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苏宁 《人力资源》2017,(11):40-43
简历筛选是招聘工作中的一个核心关键环节,也是招聘人员的一个基本功.怎样才能快速而且准确地从众多的简历中发现那个"最合适"的候选人?如何快速高效地筛选简历?本文作者以多年招聘实践,总结出"筛选简历的闯关之法":简历粗筛、简历细选、简历精读、简历研判和简历匹配.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硅谷工作过五年”、“在知名电子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三年”……在人才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求职简历。这说明,如今的求职者注重展示自己的职业经历,曾经有过的学习经历和服务过的知名企业,都是他们用于贴金的资本。  相似文献   

15.
娘娘腔     
浮生魅影 《财会月刊》2011,(5):I0004-I0004
公司开了分店,需要再招一批人马,财务部当然也不例外。按惯例,人事部初步筛选后,由财务经理陈姐面试。面试的人不少,我让他们都在财务室外面等候,按简历顺序叫名字进去面试。  相似文献   

16.
高宗宝 《人力资源》2007,(2S):34-34
说到招聘,我们通常的工作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发布招聘信息。收集应聘简历,筛选简历,安排面试等等。我想这种招聘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通用做法。在我刚接手招聘丁作的时候,当然也是采用的这种招聘流程。然而,事实告诉我.这种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力 《河北企业》2005,(2):32-34
<正> 世界顶级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优良素质。为了保证员工具有优良的素质,世界顶级企业在选人、聘人、用人时,除了一些共性的要求和条件外,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和标准。了解这些世界顶级企业选人、聘人、用人的要求和标准,对于我们选人、聘人、用人,不无启发。那么,世界顶级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应聘这些知名跨国公司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呢?西门子:拒绝跳槽狂人。西门子在选人时,如果看到应聘者的简历写着经常跳槽,这样的人西门子是不会录用的。对于每个投简历的应聘者,西门子的招聘官们总是不着急翻看简历,而是笑眯眯地听取应聘者的自荐,几分钟后就能对应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一个在国内从事能源行业的朋友请我为她申请北美商学院的文书提意见。她为自己勾勒了一副很优秀的素描但是我仿佛是在读一份加长版的简历,大多描述都可以简化为:“我做了……”,“我赢得了……”,“我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贾素平 《财会月刊》2014,(10):I0009-I0009
酋长用它作签名 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移民,许多毛利人有着独特的文化习俗,特别是他们的“门面艺术”——刺青。刺青是毛利人世代相传的“宝物”之一,是毛利人等级和地位的象征。每一张刺青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份人生简历。  相似文献   

20.
猎头对哪些人感兴趣 波森:猎头公司感兴趣的候选人,基本特征都是一样的。 1.简历上不会有每一两年跳一次槽的记录。这样的简历猎头顾问是不看的,因为猎头会觉得频繁跳槽的推动力是钱,因而认为这个人选缺乏对雇主起码的忠诚。 2.良好的教育背景。一般来说是本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