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 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 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2.
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江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江苏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选取江苏城镇居民结构信息熵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熵值以及产业结构系数3个变量,运用协整模型分析了江苏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再生资源在工业生产中替代原生资源的比例逐渐升高,但对再生资源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对经济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文以再生铜为例,采用GRACH族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再生铜价格的波动存在一定集聚性和持续性,价格波动比较缓慢。且负向冲击对再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比正向冲击大,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此外,再生铜价波动具有显著的GARCH-M效应,即预期的风险对再生铜价格波动具有正向影响。然后采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引入产出、投资、消费和通货膨胀率变动等宏观经济变量,定量分析了再生资源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再生铜价作为建筑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其价格上涨短期内 促使GDP增长,但长期则抑制投资,最终可能影响GDP增长并提高通货膨胀率,即再生铜价格上涨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揭示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言,废旧金属价格的变动只是某种表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变动的背后是更为复杂的原因,问题的实质是以固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部分地区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及其结构转变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加深。在按照消费市场变化调整产出结构、促进消费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国内居民消费量的增长和结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比投资高增长更为重要。为了使消费量及其结构科学合理并真正能够用于宏观调控,本文作者首次提出从投资与消费、居民消费总水平和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三个层次设定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目标,计算分析了若干基于居民消费总量增长的消费结构优化概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消费变动趋势,提出着力引导消费倾向,统筹以消费为主、投资和进出口协调拉动发展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下, 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受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无形而有力地推动。 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后, 构建了相关计量经济模型, 分析了2001 ~2015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并结合实际从 “一带一路” 建设的视角下分析了实证结果, 提出了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外贸、 投资和外资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具有正向作用; 最终消费有负向影响作用;R&D 因素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测度中国产业升级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法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逐年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二者交互作用对居民消费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加入控制因素以及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甚至更换估计方法后该结果依然稳健;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没有中、西部地区明显;城镇的影响效果低于农村。  相似文献   

7.
<正>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是一国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VAR模型,对浙江省1991~2006年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盈利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盈利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企业盈利与汇率变动是反向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企业盈利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企业盈利波动却不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内,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盈利影响仍呈负面影响,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必须是一个渐进、可控、缓慢的过程,人民币快速升值反而会给企业的盈利造成严重影响,影响企业技术升级的资本投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有密切关系,高速经济增长往往会加剧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而严重的结构失衡又是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动,不能忽视它与增长周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吴振华 《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1):101-106
本文以劳动者报酬占GDP 比重作为劳动报酬指标, 基于系统GMM 实证分析了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并进一步以消费升级作为中介变量, 基于中介效应分析了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 结果表明: (1) 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报酬占比的提升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西部地区二者关系不显著; (3) 劳动报酬可通过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增加消费规模来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贸易政策特别是出口导向型政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压力下,美国等国家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认为这是中国巨大贸易顺差的根源,使得我国贸易政策的空间受到制约。而产业政策通过提高现代产业部门的相对利润促进经济增长,避免了与汇率低估以及贸易顺差可能存在的直接联系。因此更好运用产业政策,既有利于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又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现行的主要依靠低生产要素成本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数量扩张、劳动密集和低价格取胜,低效益、难持续的外贸增长方式,现在面临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高新技术引进困难、资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剧的难题,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转变成为一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产业结构合理、加工度高、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Globalization enhances competitiveness, both at the level of the firm and at the level of the nation. As observed in China, Malaysia, and Korea, this leads management and the state to adopt strategies designed to increase labor effectiveness to the benefit of capital. However, 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procedures and substantive outcomes is contingent. Pressure for greater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labor is ubiquitous, but the outcome is constrained by cultural norms valuing hierarchy and security. State strategies vary by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resource endowments, and internal political dynamic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e unions. While Malaysian industrial relations is heavily constrained by the discipline of high exposure to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 China and Korea, major struggl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workplace and national labor market governance. Thus the extent and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vary between countries, resulting in similar preoccupations by policymakers yet leading to variable respons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 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工业废水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负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4)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工业废水,最后为工业废气。  相似文献   

15.
韩中合  祁超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55-160
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降低能耗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能源价格和对外贸易结构对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能耗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得出在这6个因素中,与能耗强度的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城镇化水平和对外贸易结构。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合理制定能源价格,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openness of the U.S. economy should provide a strong impetus for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sts to turn their attention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 study by Clark, et al. is a bold attempt to address the positive economics of a vexing policy issue that lies in the nexus of domestic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ir results do not yet provide a confident basis for policy-setting, but the paper is a promising start for the search for empirical regularities.  相似文献   

17.
纵观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虽然由于本国国情和外部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工业化道路千差万别,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特征.通过对具有先行优势的老牌工业国家和充分挖掘后发优势、成功实现工业化的赶超型国家工业发展的规律分析可知,一国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明显的现阶段性变化.从工业总量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占比会经历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倒“U”型转变;从工业结构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发展会经历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工业的转变;从能源消耗的阶段性变化看,工业能耗会经历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转变.通过对相关国际经验和规律的把握和深化认识,对于我国未来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实现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承接服务外包是促进其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全球新一轮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优化外贸出口结构转变提供了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服务外包发展,调整外贸产业结构,从而实现质量型的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urveys the literature on merger policy in open economies. We first adopt a reduced-form approach to derive general insights on the scope for conflict between national antitrust authorities and on the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merger policy coordination. Taking trade costs as given, we use standard oligopoly models to derive conditions on market structure, under which underenforcement or overenforcement of national merger policies can arise. We then stud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rger policy and trade policy, and find that trade liberalization often leads to stricter national merger policies.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conflict between antitrust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