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南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工作的一个基调,这是多年来未有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控制物价总水平已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并强调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凸显了决策层通胀容忍度的提高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控制物价总水平已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并强调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凸显了决策层通胀容忍度的提高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今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是“防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胀”。社会上、学术界有“保增长、还是保物价”这样的争论。许多人感觉当前最重要的是抑制物价,要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当调整下来。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当前要紧的是防止经济下滑,保持快速增长,而抑制物价上涨则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5.
阴阳之道     
于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将投入更多财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虞华 《市场研究》2008,(1):24-26
<正>物价,无疑是2007年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无论从重要性还是艰巨性来考量,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一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都不亚于一场战争。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  相似文献   

7.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控物价已由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变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物价调控目标提高到4%,并强调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凸显了决策层对通胀容忍度的提高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2012年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累计平均上涨3.8%,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未来一段时间,总需求放缓、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翘尾因素减弱等因素将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全年物价涨幅4%的调控目标应可实现。因此,今年后期,物价调控的重点应着重于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当前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般说来,当消费者物价哥旨数大于3%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屡创新高。11月份CPI涨幅更是高达6.9%,创下12年新高。如果仅仅按照消费者物价指数增幅来说,我国已经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数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或是流通的纸币数量稳定,而商品普遍短缺,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不断上涨的一种现象。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都曾面临的经济难题。本文就通货膨胀成因及遏制通货膨胀的对策提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这次重要会议传递出明年经济发展的新讯息。"两防"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将由"一个防止"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稳定物价总水平依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稳增长"被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表明在通胀下行、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比预定目标3%提高1.8个百分点,2008年防止通货膨胀仍是宏观调控的重头戏,中央提出物价涨幅不超过去年水平的调控目标,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并非没有难度。而今年1—2月份南方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冰雪天气,进一步增添了新涨价因素,物价走势面临新的考验和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个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一个重要的“景气交叉”,即一方面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另一方面是物价总水平上行。因此,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宏观调控要过一个“两难”的关口: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又要防止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快、过久引发的经济衰退,在经济和物价之间实现短期均衡。  相似文献   

13.
<正>海内外舆论都敏锐地注意到.200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紧"、"抑价"、"节能减排"、"民生"等成了关键词。尤其是"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十多年来中国高层第一次作为年度目标和部署明确提出.2008年度的"经济发展基调"里有了格外不同的色彩。"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作好宏观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8项主要任务,指出以“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基调。为深入理解会议内容,本刊对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相关的政策要点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5.
控制物价的关键:党政领导的重视许兆诚张晓明物价问题是社会经济的综合反映,控制物价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近年来,陕西咸阳市各级党政领导始终把控制物价上涨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狠抓落实,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8项主要任务,指出以"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基调。为深入理解会议内容,本刊对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相关的政策要点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几次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均以物价涨幅作为主要参照指标。去年9月份以来,物价波动倍受瞩目,这是因为物价走势直接影响到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长短,决定着货币信贷政策的松紧,关系到宏观调控措施的力度和方向。因此,正确分析一季度价格形势、准确判断下一阶段价格走势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8.
厉以宁  苏旭 《浙商》2006,(8):13-13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大体上是平稳的。何以见得是平稳的呢?第一,经济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第二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消费品价格虽然有升有降,但是幅度都不大。不过,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其一,投资仍然比较多,比较旺;其二,货币信贷量比较大。正因为如此,发改委最近准备清理在建项目,银行也在收缩信贷。这是值得注意的迹象。当前中国宏观调控主旋律究竟是什么?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既不能说是防止通货膨胀,也不能说是防止通货紧缩.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旋律仍然是调整。防止信贷的增长同样是为了结构能协调,而不至于产生严重的结构失调现象。  相似文献   

19.
加强物价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耿克光抓好物价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物价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物价部门履行国家赋予的物价管理与监督检查职责,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不管干什么工作,关键在人。因此,...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北安市物价监督管理局按照省局的部署,以稳物价、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价格服务产业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三农'发展五项工作为重点。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监管、优化价格服务。通过稳定物价牵动五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用抓好五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稳定市场物价任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