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得到了影响企业开放水平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企业知识预期存量模型和企业竞争力变化模型。对企业追求相对于联盟内外竞争力的情形分别进行动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追求相对于联盟外的竞争力时知识开放程度越大越好;当企业追求联盟内部竞争力的均衡时各企业的知识开放程度存在一个均衡值。引入知识共事风险指数,给出了企业竞争力和风险综合效益模型,并且对企业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得到了知识开放水平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126-132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存量演化过程模型。基于郑州超硬材料知识联盟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破缺度和共振度3个因素影响知识存量演化方向。通过案例讨论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影响下,知识存量演化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正日益成为企业所依靠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联盟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环境挑战而做出的战略反映。从知识提供方、知识接收方、知识本身、知识转移通道、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与信任关系等方面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提出要提高知识提供方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增强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意愿和吸收能力,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通道,缩小联盟成员间的文化距离,建立和完善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的高效率均衡,综合考虑知识的经济特征和产业导向的准公共性,设计了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知识共享的两阶段博弈模式。第一阶段,构建基于位势和效用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对比分析联盟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成员个体特征、联盟特征等因素对知识共享效用的影响机理;第二阶段,建立基于激励和效用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剖析个体特征、联盟特征、联盟激励对知识共享效用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数值算例进行验证。由此,构建“自组织+他组织”的两阶段知识共享策略,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的高效率均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垄断市场结构中知识联盟成员组织间在共享互补知识情形下的最优分配率制定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给出了激励成员组织间进行知识共享的最优分配率,并分析了最优分配率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由于知识联盟成员企业投入知识对总收益的贡献率不相同,因此知识联盟成员企业获得的收益也不相同。均衡状态下知识联盟成员企业的收益率,等于各自投入的专有技术知识对产出的贡献率,即等于其技术价格。只有当收益与成员企业的知识贡献一致时,才能达到激励知识共享、防范知识共享不足、实现联盟目标的目的,之后通过案例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联盟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问题。通过模型假设,构建知识存量振荡系统收敛性模型。认为在知识存量和知识流量共同作用下,知识存量振荡系统经历释能、解码、匹配和调适4个阶段,沿着非线性路径呈收敛性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共享是企业有效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协同企业降低知识创新的成本和提高企业收益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协同知识创新中的知识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动态复制方程和复制相位图,分析了影响协同企业实施知识共享策略的因素,并结合模型探讨了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前提条件,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着力探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我国企业通过逆向知识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程度。通过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企业逆向知识转移频率越高,知识转移制度化程度越高,知识应用和创新程度越高,其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当企业吸收能力处于共享能力、学习和应用能力、再创新能力等不同阶段时,逆向知识转移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存量演化过程模型。基于郑州超硬材料知识联盟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破缺度和共振度3个因素影响知识存量演化方向。通过案例讨论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影响下,知识存量演化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组织间信任、组织结构和知识存量,通过知识共享对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了组织间信任、网络结构、知识存量、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124家企业为对象,运用SPSS与LISREL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信任、网络结构和知识存量会通过知识共享来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国有制造企业作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对166名国有制造企业研发团队成员的调查研究,探究知识共享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过程中,知识重用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和知识重用均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知识共享正向影响知识重用;知识重用完全中介知识共享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与知识重用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重要的资源。本文主要对战略联盟中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进行了模型论证,得到了当企业认为合作而获得联盟租金及学习剩余所付的边际成本和为此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时,企业不但愿意联合,而且所获得的收益最大的结论;对知识共享策略进行了博弈模型分析,指出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知识共享,其结论将对企业正确探索战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共享是联盟网络有效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属性和知识共享面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无协同效应和有协同效应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企业间无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企业间有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企业会根据协同效应价值和风险损失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共享策略,只有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知识共享才能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更好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明广  李高扬 《技术经济》2012,31(5):29-33,59
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有一个博弈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小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博弈结局必然是所有博弈方不共享知识;当博弈双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均大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时,博弈结局有可能是共享知识,也有可能是不共享知识,具体结局与初始点的状态存在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虚拟企业的特点,采用非对称的进化复制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企业知识水平、知识的可共享度、知识转化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讨了虚拟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虚拟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应慎重选择知识共享伙伴,应注重构建先进的知识技术、提升跨文化软实力以及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知识吸收能力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保持对外部知识的开放和不断吸收的能力对组织或企业获取内部独特的资源至关重要.知识吸收能力已逐渐成为组织战略潜在能力的标志.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特征是其多层次性,分析层面从个体、组织内经营单位、组织、组织间到国家.由于对知识吸收能力理解的不同,已有研究呈现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和测量的差异.组织知识吸收能力受组织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表明组织可以从组织内外部因素来提升和加强知识吸收能力,也说明了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吸收能力的分析层次与维度、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的测量、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断层理论,从知识获取和关系治理角度,分析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如何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及分裂断层形成机理。基于焦点企业知识存量、分裂断层、知识转移效率、情景嵌入性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框架,认为焦点企业知识存量能够影响联盟组合分裂断层,其中,知识转移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情景嵌入性发挥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效率能够部分中介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分裂断层之间的关系;情景嵌入性能够正向调节焦点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