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信托的起源与基本内涵 "信托"指信任委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制度安排.我国《信托法》中所称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所指定的或者法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财产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信托在我国起步较晚,作为一个完全源于英美法系的制度,对信托如何在我国法律体系下进行规范从而良性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信托核心概念———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对信托财产独立性在我国的法律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3.
汤杰  柏高原 《新经济》2022,(3):38-42
信托有效设立后,信托财产是否必然产生独立性并始终维持独立的状态,关键取决于信托中的权利是否在适当的边界之内行使.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信托财产独立性问题的核心均为权利行使边界的问题.本文试图厘清学术界对于信托财产独立性的不同观点,以权利行使边界为中心,分析域外立法和判例中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条件与原则,并...  相似文献   

4.
王恒 《经济经纬》2004,(2):146-148
信托是从英美法系中移植到大陆法系中,由于各国文化和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对“信托”的描述和规定也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基本理念。建立信托公示登记制度,既是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托物权特性的必然体现。我国应考虑对有关信托公示登记的规定进行修正,以期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日本土地信托的特点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托的起源与基本内涵“信托”指信任委托,是一种代人理财的制度安排。我国《信托法》中所称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所指定的或者法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  相似文献   

6.
商事信托是目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极为活跃的制度设计,与民事信托相比,其具有受托人权力扩大及信托财产独立性变化两个特点.在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之下,商事信托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对现行法制提出了挑战.就机遇性而言,商事信托也为公司治理、融通资金及繁荣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就挑战性而言,商事信托对公司法、证券法及破产法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保险业当下经营的万能寿险业务的个人投资账户财产管理关系属于信托范畴,中国保险业当下客观存在对信托的兼营。基于信托法制的基本原则,分入万能寿险个人投资账户的保费收入依法不应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应贯彻施行于信托业、证券业的独立性原则,在保险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应该建立必要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8.
徐小奔 《时代经贸》2007,(8Z):227-228
本文通过对间接非公益募捐的特点及现有制度下对这一法律关系的解释进行对比,认为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关系的稳定性、受托人义务的严格性使得信托法律关系是调整间接非公益募捐的最有利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26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了《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优先级受益权代理销售协议》。备受瞩目的“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正式设立。这是自信托公司获准重新登记以来第一个规范意义上的信托产品,被称为国  相似文献   

10.
张玉红  康锐 《经济管理》2006,(18):47-51
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多元化投资工具的共同介入,对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民间资本对以港口为代表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具有强烈的投资愿望,但有限的金融工具却客观上造成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困难。我国《信托法》及其相关法规所创设的信托制度,以集合信托作为新型投融资工具,来满足民间资本进入港口等盈利能力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意愿。信托投资也有可能带来新的一系列问题,如控制权、财产流动性和独立性及道德风险等问题,应引起投融资双方重视,制度性的防范是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