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力推进“创新策源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对我国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与有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密切相关,最为重要的是精准认识和判断中国维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现有产业优势升级、潜在产业优势培育和提升等。中国现有产业优势升级和潜在产业优势培育与强化的重大风险具体表现在四大方面:现有产业优势加速弱化、潜在产业优势提升滞后的风险,现有产业优势升级和潜在产业优势自主突破的自然周期被大大压缩的风险,培育和促进现有和潜在产业优势政策着力点的偏差风险,中国部分产业政策偏离甚至背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风险。把握中国现有和潜在产业优势的新领域新赛道机会,应实现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领域全面自主突破、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重点自主突破、关键科学检验仪器和设备领域重点自主突破以及掌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部门深度融合的自主创新的新领域新赛道机会。  相似文献   

3.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可突破性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部门主要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器整机制造业、电子计算器外部设备制造业、电子组件制造业和电子器件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加快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是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需要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业技术变革、国内发展格局的变化既给东北地区制造业全面振兴发展带来机遇,也存在一些挑战。加快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要以产业链为统领,存量推动和市场导向双轮并行,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提升产业链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形成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5.
福建作为中国一个经济发达省份,总是紧随着最新的发展潮流,把坚持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提升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把利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福建省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但同时对如何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带来更大的挑战.在新世纪,只有抓住机遇,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才是提高福建省经济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各部门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程度不同,宜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甘肃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高技术产业部门与传统产业部门和高技术产业各部门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关联程度总体偏低;传统产业部门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部门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对高技术产业的依存度和关联度更大;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等是高技术产业体系内部的基础中间产品部门;高技术产业对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  相似文献   

7.
卢跃 《宁波经济》2010,(6):14-17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和基础支撑。“十二五”时期宁渡要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既是贯彻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十二五”宁波服务业要达到“半壁江山”的目标,重点要在发展总部经济、培育新兴现代服务业、加强产业联动等三个方面寻求新突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形成并发挥“五种新优势”,关键路径是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具体体现在“集中、集聚、集约、集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专业化系数、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考察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抓好品牌建设,零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将上海建成中国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依靠产业集群化加快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加强城市间合作,促进地区制造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建立MCI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模型量化比较发现,随着劳动力成本等要素制约加剧,浙江制造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近年来大幅弱化。加快实现创造驱动、人才驱动、技术驱动、改革驱动“四轮驱动”,加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浙江经济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加快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举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涉及每个方面,每个部门,为推进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日常工作协调,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省高技术产业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黑龙江作为"一五"时期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积淀,目前,飞机制造、微型汽车制造和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已成为黑龙江的标志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应从促进产业聚集、加强自主研发、培育成套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魏作磊 《开放导报》2024,(1):41-50+59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3.
发展城市经济、加快产业升级,是顺应发展新趋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鄞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中提升”战略,深入实施“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双优”战略,全面落实竞争力提升行动纲领,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为区域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省委九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要达到这一发展目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关系到浙江经济能否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问题。正因如此,《建议》明确提出要“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总体要求,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和新兴产业”;“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光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子产业是典型的战略高技术产业,是国际争夺的焦点,也是中国在今后一二十年经济起飞一定要抓住的战略产业,战略高技术产业是指技术水平高,应用广泛,产业渗透能力强,国际国内市场容量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6.
珠海要建设成以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城市,必须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不断提升珠海经济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初步形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珠海构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关系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竞争能力不强,制约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要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思路,需要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合理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高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夺取未来15年高技术的制高点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战略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威胁和资源环境危机四大战略性挑战。发展战略高技术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国要在战略高技术上打破国际垄断,以保障国家安全,并能在重要国际技术前沿进行探索与创新。中国将针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和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24,(5):28-29
<正>镇海区作为传统工业强区,制造业根基稳固,主导产业基础雄厚,专业化产业特色鲜明,具有高端资源集聚、科技创新活跃等优势。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和科技竞争更趋白热化,未来产业正处于发展窗口期,镇海区要发挥高精尖科创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布局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各经济强国崛起时国际经济环境的综合考察,认为国际战略机遇期具有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期、世界经济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重大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以及经济全球化处于新的加速期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新一轮国际战略机遇期为中国要成功地由外围走向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把握这一机遇,中国既要积极营造和平环境,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又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既要积极培育大国战略产业,又要加快科技应用,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