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经济研究》1985年第1期刊载的盛慕杰同志《论股票、债券的发行》一文,从金融战略和金融宏观控制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股票、债券的发行作了精辟的论证,给人以深刻启迪。但该文提出的所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的观点,似有待商榷。诚然,大中型国营企业发行股票不会改变其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原因正如盛慕杰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公有制企业认购国营企业发行的股票,无非是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当然不会改变国营企业的公有制性质。而劳动群众作为全民的一部分,他们认购的国营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决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本文仅就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要求和思路 ,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基本要求1 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必须反映公有制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联合劳动。马克思认为 ,公有制就是在一个自由人联合体里 ,劳动者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一点使它与雇佣劳动区别开来。(2 )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点使它与…  相似文献   

4.
卡德尔是南斯拉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一书是关于公有制问题理论的代表作。了解他的社会所有制理论,对于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可能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借口理论探讨,大肆鼓吹以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特别是在不久前发生的动乱和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中,这些人竟公然发表所谓《私有制宣言》,极力美化私有制,贬低、抵毁公有制,企图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方向,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做了非常明确的概括,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商品经济,与过去一切商品经济相比,就其本质来讲,具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有人说,计划性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我们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如果抛开公有制,单就计划性来讲,未必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正>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讨论中,逻辑起点是个争论较多的问题。争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能不能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逻辑起点?一些作者对此持肯定看法。主要理由是:第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和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开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着手。”第二,公有制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最基本的经济条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同时,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而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是推进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大力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努力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却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误解。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是马克思有意识设定的一种未完成的从抽象到具体转变的阶段性结论,不应该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实的公有制对待。在国家权力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起不到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国家权力及其性质还使得一切形态的所有制都具有程度不等的公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体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源配置公有制、产品公有制、剩余产品公有制和产品分配公平化程度等内容的统一。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目标取向的市场经济。在深化改革中,应加强高层次公有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张春桥、姚文元亲自授意下,由原上海市委写作组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株大毒草。为了论证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还存在资本主义因素,采用了种种卑劣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歪曲毛主席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产和公产之间有一条由此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的纲领性文献。《决定》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它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们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也必须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系统而完整。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为研究起点,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外在表现及其不断激化的必然性,全面论述了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趋势,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敏锐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过渡形式及最终实现公有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150多年过去了,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依然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孟祥霞 《经济论坛》2005,(12):117-120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将提供一种新的机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使公有制实现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从而增强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 周冰先生的《论公有制宏观经济的行为主体》(载《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以下简称《主体》)一文,对《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以下简称《大纲》)的理论分析和笔者进一步阐述《大纲》思想的文章(《计划者的理论概念和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反思》,载陈昕主编:《公有制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1)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作为《大纲》的副主笔和一名严肃的学者,本人对周冰的批评精神表示钦佩和欢迎。《主体》提出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讨论有关理论问题,并将其引向深入的机会。不过,对于《主体》的观点,笔者无法赞同。为了辩明是非,本文一方面对《主体》的批评作出答辩,另一方面对其理论观点进行评论,以向周冰先生就教。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探索中,我感到有两点须要我们谨慎和严肃对待:第一,涉及所有制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引起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误解;第二,涉及按劳分配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导致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否定。关于前者,我在《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经济研究》1987年第12期)一文中说了自己粗浅的看法。本文,先接着谈谈后者。  相似文献   

17.
杨奕 《经济论坛》2003,(21):90-9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一些共同基金如养老基金、职工持股会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要支持其健康发展。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的经典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这样分析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  相似文献   

18.
一、等价交换与等量劳动互换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并没有达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发展水平,不是完全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依然存在,而且充分被利用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那么按劳分配以及其他分配方式也就会并存。在此条件下,对按劳分配以及等价交换关系进行研究实为必要。但是,对于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是不够彻底的,这也反映在《马恩全集》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股份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一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经典模式———社会所有制;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条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模式,确立了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国家所有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应当、而且只能是以劳动者个人产权社会化联合为基本特征的劳动者股份制。因此,应当在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探索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