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前一阶段社会上讨论比较热烈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日前再次明确表态:“大型企业不能搞管理收购,一些中小企业可以探索。”他同时为管理层收购设立了五条“禁区”:要做好经营者离任审计,对企业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购买股权;改制方案要由产权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制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财务杠杆、杠杆收购及管理层收购的涵义阐述,分析了如何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国有企业改制。同时,指出了通过管理层收购实施国企改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财务风险和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理层投资收购方式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提出了国有企业改制的十条规则,其中,第十条是"管理层收购".这是自财政部2003年3月暂停企业管理层收购方案审批以来的第一个充分肯定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的文件.本文拟就企业管理层投资收购方式谈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目标是实现产权的清晰界定,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而国有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往往要借助企业资本运营,如并购、管理层收购、股份制改造等。通过管理层收购(MBO),公司的管理者可以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收购必须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持下,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进行;如果收购过程本身处于管理层的主导之下,许多问题很难避免。本文论述了进行管理层收购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关系,然后提出了管理层收购必须遵循的原则,最后指出了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风险。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制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理论推断,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将有助于其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而推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国有资产的收益率。但是,在改制实践中却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比如管理层收购(或经营者持股)不规范、产权不能有序流动、职工身份置换难等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持股在国内国外的成功案例研究,并结合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践,提出了对于实行管理层持股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较优模式,即“国有股权 管理层持股 战略投资者”的相互制衡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也符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成长背景。最后笔者提出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有约束的管理层持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国有企业抓大放小、主辅分离、招标拍卖、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等为特点的新一轮企业改制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缺失与不足始终影响着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层收购作为企业产权改革的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问题。文章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制度演进、专用性投资理论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管理层收购对解决经营者激励问题的意义所在,指出应辩证看待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5,(1):45-46
在媒体上已吵得沸沸扬扬的“郎顾案”争论的焦点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中,国有企业股权转移如何定价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国资委的一位相关人士就此案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有企业搞管理层收购在不少地方很是时髦。这类改制活动在一些地方却产生了少数掌权人私拿、私分国有企业资产的"掌勺者私吞大锅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现状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股权结构重组方式之一,通过明晰产权来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西方国家引进并作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式的一种探索.虽然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只有不足十年的历史,其中却不乏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刘红岩  李民 《活力》2005,(6):73-73
2005年4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对管理层出资受让企业国有产权的条件、范围等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因此,探讨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国企改制规范年 2004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年初,两个规范国企改制的重要文件出台;年中,一场席卷全国的国企改制争论掀起;年末,国资最高管理层明确表态,改制争论尘埃初定。2005年将是国企改制的规范年。 2004年8月到11月,国资委等部委对21个省的国企改制和产权转让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管理层收购和国有产权交易不规范。国资委已有针对性地开出了监管药方,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与法规将在2005年上半年陆续出台。 争论焦点的管理层收购近年来放行与叫停已几经反复,时间到2004年底,政策已经十分明确:大型国企不准进行管理层…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中的产权界定和资产管理目标模式庄志加,丁予君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的关键所在(一)产权界定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在法律上的表述,是一定所有制关系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对财产的一种意志关系,它通常表现为当事人对一定财产的支配权和转让权。商品...  相似文献   

16.
管理者收购中职工安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收购(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股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杠杆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人们期待用管理层收购这一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所有者长期缺位的问题。然而实行管理层收购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其中职工安置最为突出,问题最多,解决起来也最为棘手。本文就管理者收购中职工安置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04,(2):100-100
2003年12月16日公布的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管理层收购(MBO)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明令“严禁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目的在于防止国资流失。从《意见》中对MBO的相关规定来看,国资委对MBO的规范近乎是一项“禁止性规定”。  相似文献   

18.
唐新刚  杨红 《企业研究》2006,(11):34-35
一、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定价现状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起步较晚,是在中国渐进式转型的产权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在缺失了很多市场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具有价值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点。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以以2003年为界,此前的收购多表现为管理层通过设立新公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之后的收购则多以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股权从而达到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目的,更有第一大股东出让股权而使管理层控股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禅让式”管理层收购,这些表现在“后MBO时代”的隐性MBO常被称为“曲线MBO”。这一收购方式的出现,和我国财政部自2003年4月开始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出台了一系列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有关的法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表示,中央最近已经明确,大型国有企业不搞管理层收购: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要区别情况,原则上也工在建立国资委或明确相关机构负责、明确出资人以后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20.
资讯平台     
国家出台重要措施 规范国企改制行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制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对改制涉及的主要环节和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 这些环节包括:批准制度、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交易管理、定价管理、转让价款管理、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管理层收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