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梓墉 《价值工程》2019,38(23):157-159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排水体系与内涝防治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安全的要求,对城市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文章从自然气候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对城市内涝的成因进行深度分析,指出了传统排水设施的局限性,探讨了城市内涝带来的诸多危害。由此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含义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与城市内涝问题二者结合进行分析,说明海绵城市对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30):139-14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5%~20%。城市内涝等灾害一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就像海绵一样,能够把雨水留住,并让其被循环利用。不仅能有效地解除城市内涝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威胁,还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5,(28):11-13
我国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城市的不合理建设造成环境失衡进一步加剧,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安全治理系统至关重要。为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简略介绍海绵城市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研究国家政策及地方城市的建设实践;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具体技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以后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冲击着中国各大城市,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海绵城市政策的出现是中国构建和谐水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然而,相对海绵城市项目的长期性和高昂造价,政府的巨资拨款已属杯水车薪,为保证持久的资金注入、保障海绵城市项目的可持续运作,中央政府连续出台政策,着力推行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引入海绵城市项目。以泰安海绵城市建设为例,结合国外"类海绵城市"中商业模式的经验,对海绵城市的PPP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分析PPP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PPP模式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应用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13):26-28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缺水以及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海绵城市从提出至今已经有五年时间,它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对于试点城市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有没有实际的效果?是否能够在全国进行相应的推广?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以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7):169-170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和自然灾害,通过"源头控制"、"中途转输"、"末端调蓄"措施,让城市能够在雨量大时蓄水,雨量小时排水,从而发挥调蓄作用,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建设过程中应保留原有地块中的崖、溪、谷、岸等原有自然地貌,依山就势,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9,(20):250-251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大幅提升,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城市建设观念,开始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思路。其中,针对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的海绵城市理论起步较晚,但因理论技术成熟且丰富,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实践措施及相关技术指标分析,结合当前海绵城市案例,探讨海绵城市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16,(20):143-144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越发受到关注,初期雨水的污染与危害也逐渐受到重视,传统"重地上、轻地下","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正在逐渐改观。传统雨水基础设施存在的种种弊端正在逐渐暴露出来,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内涝、径流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新理念。文章以新景路工程为例,主要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设计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超  黄心怡  田昌洵 《价值工程》2021,40(17):129-130
海绵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在实现各项调蓄水功能的同时,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水循环,是我国城市今后重要发展方向.城市道路既是城市交通运输的载体,又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针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展开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设计要点,并围绕工程案例展开论述,以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完成从服从到共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响应的转变,经历了"从属—融入—协同—引领"与经济建设四个不同阶段的关系变迁.而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各个阶段的城市问题和需求,国家提出不同的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从卫生城市建设,到宜居城市打造,以及海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提出了公园城市的理念,构筑了我国绿色城市新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历史角度,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从"生态统筹发展,绿地质量提升,公园体系建设,韧性载体营造,健康主动响应,文化贯彻引领,公园+模式提出,管理机制构建"八个维度出发,探究了新时代我国公园城市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为构建新时代应对城市问题,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园城市新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我国乡村景观规划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9,(25):283-284
现阶段,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愈发严重,为了使城市发展朝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此外"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和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环境退化加剧,采用可持续的综合城市水治理路径已成为当今全球城市水管理共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是该路径的典型代表。该国城市水治理历经"水供应城市"到"水敏感城市"的六种状态转型。水敏感城市治理模式强调整体性规划、适应性管理、跨学科学习、多元化供给、公众参与及风险共享;这些理念可融入三个实践支柱:作为水供应集水区的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和包含水敏感社区的城市。澳大利亚的实践表明,通过水敏感城市设计、规制和财政投入,在短期较易实现上述支柱的前两个,但第三个支柱所需的"社会—政治"支持及制度转型则是一个长期过程。澳大利亚的探索无疑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规划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的促进城市规划水平.在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变得愈加广泛,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持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然后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原则,最后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伴随着我国缺水干旱的同时,个别城市内涝情况频发,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然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相关的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在面临城市排水管网负荷过大、旧有排水标准与海绵城市理论相悖、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居住区推广难等问题时,相关的研究并不完善。文章针对性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下低影响开发技术策略,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来缓解城市当中出现的内涝等水环境问题,为今后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琳  李双玲  李超民  崔健 《价值工程》2021,40(12):14-16
我国北方缺水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是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北方缺水县级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还处于探索创新阶段.迁安依托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在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团队支持、社会资本运作、群众参与、发展区域产业优势等方面,首创了"一三一"模式,并取得了探索性经验,为其他北方缺水县级城市的海绵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31):108-109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发生过严重的内涝。内涝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造成内涝的原因有很多,各地政府也引起了重视,通过综合管廊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和合理的管理养护,并且引入先进的治理理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模式与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道明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4):54-58,104
界定了城市水域生态与城市生态水域的概念;依据生态学理论,基于"五律协同"原理,提出了"五位一体"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新模式,并阐述了城市水域"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安全和水健康"的规划内涵;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融入"五位一体"理念,构建了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框架;最后,对城市水域规划的生态观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 LID)模式上解决水问题一种有效措施.通过解读了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及与传统城市的区别,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和常用技术,提出海绵城市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城市雨洪灾害和水污染管理现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城市水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巨大,对地方政府来说,PPP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目前,大多数试点城市已采用PPP模式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国内外关于海绵城市工程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PPP项目的特征,分析海绵城市PPP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海绵城市PPP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