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分界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巨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模糊的整体性”的品质,马克思宣称“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但作为哲学理论,清晰性是必备的特性.所以借助现代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构对于作为哲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是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比较并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的哲学理论之间的异同,旨在试图进行一种超越具体立场的跨学科方法论上的可能性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 “繁荣的经济,贫困的哲学”,是多年来理论界颇为流行的论调。“贫困的哲学”的涵义,普遍的观点是,哲学滞后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显得苍白无力。我认为,哲学的发展固然存在这个倾向,但更大的问题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真正付诸实践,象毛泽东当年在《实践论》中讲的,“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从根本的功能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发生贫困,它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指导  相似文献   

4.
杨妮婧 《企业导报》2014,(10):196-196
《苏菲的世界》是乔思坦·贾德关于哲学的一部通俗小说作品,作品通过小主人公苏菲的一些经历,将哲学家的思想通俗化、有趣化,让人不禁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深入其中的情境。文章通过《苏菲的世界》,阐述哲学的通俗和有趣,以及让哲学普及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2014年10月又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抓落实的重点在于抓督查. 一、抓督查必须适应形势需要,准确定位,方能精确施策 在新形势下强化督促检查,对确保中央和各级党委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无形资产发展需要学用哲学。学用哲学在于认识无形资产和发展无形资产。提高学用哲学成效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哲学》具有认识功能、指导功能和教育功能,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现实的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无形资产学的对象和功能、学用哲学的任务、对无形资产的市场要求,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周易》也是一部管理学经典。易学中蕴涵的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易学中的许多管理学原理或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政府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就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那么在现代管理中,怎样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的易学专家、三元论坛特邀顾问张其成教授为我们就《易经》与领导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启蒙。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哲学支撑的企业文化是"失魂文化",不懂哲学的企业家是"失魂企业家",失魂企业家会使企业"失魂"倒闭。要使企业久盛不衰,现代企业家首先是哲学家;若要成为哲学家,先要学会哲学,读读《易经》和《道德经》,构建企业文化要把哲学、道德与能力、财富、幸福等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  相似文献   

10.
会计哲学是介于哲学和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并不等于哲学与会计学的简单相加,它是哲学指导与会计活动(会计物质活动、会计精神活动)的“结合部”,又是会计学科最高层次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它所阐述的是对整个会计世界(包括会计物质世界、会计精神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和最本质的观点,是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对整个会计世界活动的一般问题和一般方法做出哲学概括与说明的学说,或者说是人们从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角度分析说明会计领域及其运行发展的一系列观点的理论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邓国营  高博楠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9):132-135,140
城市贫困给我国城市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在成都的实证调查,探索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导致城市贫困的贫困者个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责任缺位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二元经济制度、人力资源投入、政治参与缺乏和政府行为缺失与越位是城市贫困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既要有“还权”的输血式扶贫,也要有“赋能”的造血式扶贫措施;建议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实现社会初始公平、提高社会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张彦 《秘书工作》2023,(9):73-75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在法国巴黎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青年马克思首次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尝试解决“历史之谜”的著作。自1932年发表以来,《手稿》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3.
聂启阳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20-中插23
生态城市建设既需要学习西方经验,也要从传统文化寻找智慧.《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周易》的“天、地、人”三才理论是古人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三才理论的六种思维方式,即“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动态变化”的发展思维、“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普遍联系”的关系思维、“生克循环”的平衡思维、“执中用权”的中道思维,把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在《周易》“兼三才而两之”的思维坐标系下,提出立足于政府、社会和公众三方面的生态城市理念与实践创新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易经》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易经》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大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大法则的著作,不仅是宇宙预测学,而且也是人生行为学。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一个“系统”、一个“组织”的变化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才能进行科学地管理。  相似文献   

15.
枕戈 《审计月刊》2007,(5):55-55
《辩证法随谈》一书是李瑞环同志数十年来学哲学用哲学,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实践的丰硕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在千余条简短精练的段落中,凝聚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思想方法。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在处理复杂关键的问题时,固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更需要智慧与方法。李瑞环同志运用辩证法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所提示的方法,会让读者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比如书中“解决经济问题,不能只就经济谈经济,见物不见人,而必须从政治上看问题,从人的积极性上看问题”、“一个好的班子必须是你擅长这方面,他精通那方面,各有长短,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面面都行的好班子。  相似文献   

16.
曹兴华 《新远见》2012,(9):90-96
托马斯·博格(ThomasPogge)1953年生于德国汉堡,198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3年-2008年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和政治学系,2008年起担任耶鲁大学哲学和国际事务雷特纳讲座教授。此外,他还担任挪威奥斯陆大学自然心灵研究中心主任,并于1996年当选为挪威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著作有《实现罗尔斯》《世界贫困与人权》《日常政治:在亲近穷人的言辞背后》等,  相似文献   

17.
郭杰忠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问题”的哲学》,粗读,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细读,言简意赅,宦有哲理;反复研读、揣摩,能把人带入一个寓意深刻,回味悠长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生存在这样的世界里的人则永远痛苦.加缪一生的创作中渗透着荒诞与对荒诞的反抗主题.他看到了命运悲剧的必然性、探索着突破荒诞的客观世界的方式.本文将《局外人》与《鼠疫》进行分析,谈加缪的"反抗哲学"和他人生态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赵汀阳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38-138
哈里&#183;法兰克福教授写了《论扯淡》(On Bullshit),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扯淡”而又还没有关于扯淡的理论。这篇引人人胜的哲学论文首先有个引人入胜的题目,讨论这样与众不同的题目很容易让人想到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学派甚至后现代风格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8,(6):46-47
迪拜为什么凡事都要做最大、最好、最快?许多迪拜人异口同声。“没有人记得谁是第2名”。就是凭借这一简单的经营哲学.迪拜在世界的版图上的“第一”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