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汽车制造量排名世界第十一位。1996年我国汽车总产量为147.3万辆。预计到2000年我国汽车的拥有量将过到1300万辆。在实际运行中切实提高我国汽车的操纵灵活性、准确性、运转平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评定汽车操纵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汽车转向轮的定位值。汽车转向轮定位值的检测分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二种。静态检测是使用专用仪器对汽车前轮静态时的定位值进行几何角度的检测;国内外标准都明确规定其数值符合原厂设计即判定为合格。动态检测是汽车在以一定的速度行驶的情况下,使用侧滑仪检测汽车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建立了高低隙四轮驱动喷雾机转向过程中的线性自由度模型,并且以前轮转向作为例子计算出了实际的转向角,设计了一种可以以实际速比与理论转速比差值为控制对象的转向防滑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压控制理论和MSC.EASY5仿真系统,以某型三轴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为例,仿真车辆电控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为设计液压动力转向机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系统的压力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灵敏度,但增加负载对系统的影响不大;高速时液压系统对车辆横摆角速度的影响明显,使系统有明显的振荡,低速时对车辆的横摆角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建立了商用车电液耦合转向系统模型和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基于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和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商用车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电液耦合转向系统、Trucksim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保证了车辆良好的跟踪性,其跟踪误差控制在0.01 m之内。  相似文献   

5.
转向力是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转向时转向力会出现时轻时重的波动现象。文章阐明了传动轴相位角与转向力的关系,对某转向力波动过大的重型卡车进行了相位角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某SUV动力学开发流程,并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将悬架K&C参数对整车不足转向度的影响定量化;采用Adams软件对某SUV进行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车型悬架正向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起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动力力辅助转向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人工转向,其应用范围也由轿车逐步扩大到重型卡车上。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的能源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类。机械转向系统是依靠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转向力来实现车轮转向;动力转向系统则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液体压力或电动机驱动力来实现车轮转向。所以动力转向系统也称为转向动力放大装置。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只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在  相似文献   

9.
简要地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导向的AGV两轮差速转向的原理和组成,研究了转向控制导向路径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分割一帧图像的近远视野的方法获得导向输入及多模态控制算法的选择开关.建立了基于动觉图式的仿人智能AGV转向控制模型,仿真及实验表明在结构化环境中AGV小车运行良好.模型中动觉图式的引入针对非结构化环境有着开放及普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运行时的功能和作用,并介绍了线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性能,最后分析了线性转向系统中虚拟现实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2个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车辆设计中,曲线通过和稳定性是一对矛盾.研究人员曾采用多种方法试图同时提高这2种基本性能,该文针对机车轮对要传递牵引力的情形,开发了一种轮对交叉耦合机构,可以分离轮对导向和牵引力传递功能,并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涛  万红 《企业标准化》2009,(10):38-38
在各类厂内机动车辆转向机构中,方向盘操纵机构占有较大的比例.驾驶人员操纵方向盘后通过转向机构使车辆在行驶中或改变行驶方向或保持车辆在道路上的正确行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线控转向系统提高叉车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采用液压转向系统的传统叉车需要使用泵和软管,通过液体将液压输送到用于控制车辆转向的电机。这种方法通常会产生大量损耗,例如,在不使用转向系统时,仍需要提供使液压泵运转的能量。常规的液压转向系统还需要将软管经转向管柱布置到车轮,以输送液压用液体。软管占据了很大空间,也增加了成本,并降低了设计的灵活性。此外,传统液压转向系统的局限性还体现在,为改善和提高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而进行的设计比较困难,并且费用较高(如稳定性控制)。  相似文献   

14.
四轮定位的目的在于通过定位角度测量诊断车辆的轮胎异常磨损、零件磨损加快、方向盘沉重、车辆跑偏、油耗增加等现象或不适症状并予以维修。四轮定位及底盘的检测服务是汽车维修行业的重要项目,是保持车辆四轮直线行驶,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礼觉引导的两轮差速转向AGV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引导的两轮差速转向AGV的组成和引导原理,对机械结构、电源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朱玲丽  严平 《物流技术》2023,(5):144-146
将传统机械与液压原理相结合,设计了基于液压制动原理的平板拖车,液压制动机构可使平板拖车在下坡路面时减速,保证弹药转运安全。平板拖车采用前后四轮转向,根据需要可以将转向连杆断开,固定后转向轴只使用前轮转向。同时该车可以单辆使用,也可以若干辆首位相连,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阐述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运行时的功能和作用,并介绍了线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性能,最后分析了线性转向系统中虚拟现实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2个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平顺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车辆车轮定位的要求也越来越精准。因此,针对汽车四轮定位检测维修技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四轮定位能够延长车辆轮胎的使用年限、提升车轮操作的稳定性、减少车辆转向机械与悬架的磨损,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保障车辆的驾驶安全。当前汽车四轮定位技术类型众多,在四轮定位维修与检测中需要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车辆设计中,曲线通过和稳定性是一对矛盾。研究人员曾采用多种方法试图同时提高这2种基本性能,该文针对机车轮对要传递牵引力的情形,开发了一种轮对交叉耦合机构,可以分离轮对导向和牵引力传递功能,并获得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汽车四轮定位是保持车辆四轮直线行驶,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性能指标。随着汽车技术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现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维修量逐渐减少,而四轮定位及底盘的检测服务将成为汽车维修业的重要项目,了解并掌握其检测与调整技术对从事汽车服务人员、汽车维修人员乃至车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