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来聊一位绿色无公害环保型女酒鬼,她叫李清照.将其定义为女酒鬼一点都不冤.李清照留存下来的作品里通篇都在喝."煮酒笺花"、"香消酒未消"、"非干病酒"、"酒意诗情谁与共"、"酒阑更喜团茶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愁浓酒恼"、"酒美梅酸"……只《漱玉词》里"醉"就出现11次,"酒"19次.这数字组合1119翻译过来俨然就是:要要要酒.  相似文献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读来,充满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豪情,对项羽顿生崇拜敬佩之情.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毫不吝啬对项羽的赞美崇拜之词,就是这样一个悲情本色的英雄,让世人无不为之惋惜.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提到共情,首先进入大脑中关于共情的定义大概是对他人的痛苦、 悲伤等要有同理心,要理解别人的消极方面的情感和情绪乃至背后带有消极情感色彩的行为动机与态度.共情的研究历时多年,迄今为止有关共情的调查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他人消极情感(如压力、 疼痛、 悲伤等)的共情反应上;却鲜有注意力放到同样是共情重要对象——快乐的共情机制研究上来.国外众多神经生物学研究证据表明,积极共情是独立于共情的心理结构和机制,特质积极共情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本文就积极共情的有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朱耀华 《乡镇论坛》2010,(27):28-28
苏东坡和张先都是宋代词人。张先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为主打.是北宋词坛的代表人物。张先比苏东坡大40多岁,但由于共同的诗词爱好,两人结为词友,常有诗词唱和。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易安居士……若本朝人,当推词采第一。”清人王士祯更是把李清照称为婉约派词人的正宗.“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以幼安称首……”(《花草蒙拾》)。读李词,从“浓睡不消残酒”的优裕慵懒,到流离失所的“凄凄惨惨戚戚”,尤其是其后期创作的《声声慢》,我们可以读出她自然的心性.跌宕的命运以及赵家王朝渐衰的背影。  相似文献   

6.
绘画与诗歌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诗歌是语言和时间的艺术,绘画是造型和空间的艺术,他们都要求精炼的描述技巧与深刻的抒情意义,并通过意境的创作抒发作者的感悟,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与联想.苏轼曾言: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中国诗画的结合可以说并非有意创造,而是经过数代人的体会磨合被辨识和体验出来的.本文将追寻诗画融合的历史脉络,分析对比诗、画的同异之处,从而一窥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传承之精华.  相似文献   

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读来,充满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豪情,对项羽顿生崇拜敬佩之情。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容毫不吝啬对项羽的赞美崇拜之词,就是这样一个悲情本色的英雄,让世人无不为之惋惜。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来观察她身处的时代。因为生活时期的特殊性,李清照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后期因为备尝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之苦,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关怀也时有流露,这些都与宋代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路子,充分发挥其在干部监督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朝礼 《活力》2011,(8):10-10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人生。良好的心态不仅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境界,丽且是一种人生的能力和智慧,也是事业发展、人生幸福、社会和谐的直接心理动因。一些从政者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沦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执著地追求自己崇仰的事业.不为官大官小而烦恼,为利多利少而烦忧,为上去下去而烦愁,就是因为拥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上处在"瘦肉精"危机中的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并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据2011年4月1日《新京报》消息)这是一场卧薪尝胆的大会,万名职工和经销商激动地喊起了"双汇万岁"的口号,我却以为还是喊"质量万岁"为好,因为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之上。质量要是重整旗鼓,就是不喊万岁,企业也有泰山之稳。  相似文献   

12.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作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一种手段,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可能性.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法律在原则与妥协之间徘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产生既坚持了公民权益优先原则和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又存在着法律的妥协.法律在不同主体的斗争和妥协中完成了对现有秩序的认可,维护了现有社会的利益平衡,但是法律的妥协只能维持暂时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平衡终将被打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应当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等方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行探索,找出其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电影发展之初,导演多拍摄一些具有强烈动作的武侠片、滑稽片,如早期电影《火烧红莲寺》以及郑正秋和张石川的作品《掷果缘》等,大量的电影模式复制造成了中国早期电影题材的匮乏,但是很快,早期导演嗅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程式化所造成的低迷气息,于是一部分导演开始了新题材的探索以及调整,中国电影也转向了具有较强叙事性的故事片的创作.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二人导演的《黑籍冤魂》,讲述了曾和度一家人备受鸦片毒害、家破人亡的离乱悲歌,影片结尾时曾和度与女儿在街头偶遇,曾和度身为黄包车夫,女儿出台作妓女,看到这个情景不知道赢得了多少观众的眼泪.可以说,苦情戏影片是早期中国电影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叙事模式,从最早的《黑籍冤魂》到30年代的《渔光曲》、《新女性》到21世纪的《亲爱的》,苦情戏为中国电影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叙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员工要不断提高情商,加强换位思考,积累心理资本,善于自我调节;企业要营造公平氛围,消弭情感距离,培育情感领导,构建开放环境--共情又被称为共感、移情和情感移入,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可通过分享和沟通等方式实现。"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是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常有的共情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弥尔顿的《失乐园》和渡边淳一《失乐园》的探析和比较,围绕两个问题:弥尔顿和渡边淳一的乐园何在以及它们是否异曲同工展开论述.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乐园何在;写作意图和时代意义;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色彩.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论述,得出人类在追求乐园的过程中彰显了自由,乐园之于人类的终极意义是幸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有个出手阔绰的消费者这样调侃自己:"一款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辆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这句实话道出了许多人的体会,它等于亮出一个计算结果——所有奢侈消费的实际用途只有30%,甚至可能还不到。这一现象引人深思:我们的制造业究竟怎么了?生产出这么多"没用的"和"多余的"产品,到底是为了满足什么?  相似文献   

17.
"跨界"高手     
莉莉周是“小清新”的信仰,陈绮贞是“小清新”的偶像。穿白色长裙只是其一,还有威尔士格纹、宽版条纹和细碎印花都是“小清新”的穿衣之道。看看Y-3的威尔士格纹长风衣、DKNY的宽条纹兔毛衫的热卖,你就知道这股“清新潮流”是怎样的来势汹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随着当前我国现阶段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密集性越来越突出.住房设计市场格局日新月异,加上环保技术和节能材料的广泛应用,中小型公寓的经济性,实用性等优点一直以来备受追捧,本文重点针对绿色环保材料在小型建筑空间的设计体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丁海霞秋三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这是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诗句。的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有趣的是,这个“愁”字竟是由“秋”和“心”相叠而成。那么,秋风秋雨为何愁煞人呢?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有东施效颦,今有"整容美容"。"美丽"、"让青春永驻"几乎是每一位女士永恒不变的追求和一生必修的"功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各类高科技美容产品横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宣称去皱的,有美白、养颜的,甚至还有更神的,能"永葆青春,告别皱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