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辽宁经济也增长乏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亟待转型。本文首先深入地剖析了辽宁自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运用偏离-份额法研究不同时间段辽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第二产业在不同时间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愈加突显。  相似文献   

2.
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演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文章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青岛市各个区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考察因地区增长差异导致的青岛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因子分析法,以中部其他5个省份作为参考对象,从产业结构合理性、基础竞争性、效益性、高度性4个方面对2019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在中部6省中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9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关联度上看,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最后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本文研究的是天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天津地区产业结构的分析来了解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和论述产业结构变动对天津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对天津近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产业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各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一、三产业的影响较小;此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合理,"三高"和对能源依赖较高的企业居多,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产业;各省份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尽合理,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永恒话题。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ARMA模型,对天津市1978-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是互为因果,互促互进的关系,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建立了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运用回归-ARMA模型对其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7.
日本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产值和就业两个角度梳理了1955~2009年间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发现三次产业升级进程明显,特别是在第二产业内部,日本制造业升级更加突出。本文定义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种指标衡量,计算结果显示日本产业结构一直处在向高级化和合理化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检验日本47个县55年面板数据产业结构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均有正面影响,但是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最后在借鉴日本产业结构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猛  宋飞  户涛 《北方经济》2010,(10):76-77
本文简要介绍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了社会经济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得出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影响度最小的结论,并以此来确定三次产业的主次关系,为促进新疆经济增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结构变动值Moore指数分别测算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均促进了湖南省经济的发展,但其推动作用呈现衰减的趋势。同时,用农业增长的结构贡献率进一步量化农业内部产业调整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发现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在加大。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为湖南省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国际国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江苏省三次产业历年产值与劳动力分布指标为研究对象,找出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规律;并将江苏省产业结构水平与若干国内经济发达省份以及国际上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指出江苏省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  相似文献   

11.
王自华  韩芳 《科技和产业》2024,24(8):187-192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最高阶段呈“三、二、一”形式的结构,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后的产业结构形式。数据显示,桑植县目前产业结构中出现第一和第二产业所占GDP比例相差不大,第三产业遥遥领先的局面。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合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桑植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桑植县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桑植县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与经济的关联度最低,这与“三、二、一”产业结构形式相违背,于是针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桑植县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今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从贵阳1997年至2008年的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以及GDP的增长情况入手,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贵阳市在不同的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沈鸿 《特区经济》2014,(5):58-60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主导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服务化"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梳理了关于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服务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重点探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含义、原因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试图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文 《特区展望》1997,(3):57-58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根据这个规律,并结合海南实际,本文对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历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就业弹性,对新疆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人数的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转变,但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较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及其空间拓展模型对天津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经济总量及各产业的增长中,竞争力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更能推动经济增长,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产业结构更优、竞争优势更强,但相对周边邻近地区,天津各产业并没有表现出产业结构优势。最后,结合天津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指出了天津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军 《北方经济》2011,(8):59-60
文章采用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型,以1999-2009年海南省各产业的GDP、从业人数和人口总数为基本数据,对其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的第二、第三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贡献率远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却占到40%,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例之和仅为60%左右。从发展趋势来看,海南省人口的负增长效应是逐年上升的,产业结构也基本上趋于合理化,有着向产业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津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最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长期来看第三产业必将取代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反向关...  相似文献   

20.
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首先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通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转变以及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研发费用的投入分析安徽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情况加以对比,具体说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