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由中央直接管理部分国有企业,大部分国有企业由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应该由分级管理改为“分级所有”,每一级政府对其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具有完整的所有权,包括收益、处置等各项权利。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天宇 《当代财经》2002,(11):21-24
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现存的“政企分开”、“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分类管理”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设想:从纵向上看,应实行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横向上看,国有资产应实行分类管理,从总体上看,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级所有”视角下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所有,分级出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但这一管理体制仍未彻底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的划分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产权主体的利益冲突以及产权划分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将会增加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成本,降低国有产权效率并降低中央与地方产权关系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因此,应该明晰界定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的产权边界,明确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中央与地方国有产权“分级所有”的最终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在指出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缺陷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建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的必要性,并指出了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林自新 《技术经济》2005,24(10):9-11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模式向“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各种关系,缩短委托代理链条;有利于每一级政府对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具有完整的所有权,进一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虚置”的问题。确立中央政府和地方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在不同领域的划分标准,成功实现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6.
王国林  田泽 《经济师》2003,(10):146-146,148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政资不分、产权模糊、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 ,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新型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及原则 ,即坚持“国家统一所有”、“分级分层管理”、“委托授权经营”和“管事管人管资产相一致”的原则。同时 ,提出重构国有资产营运体制 ,加快产权改革 ,确立和发挥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地位和作用 ,依法治企 ,构建国有企业新型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7.
在上世纪 80年代 ,我国就开始了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十六字方针 ,给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更大的权限。党的十五大以后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 ,“政资分开”的改革获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的职能有所归并。但是从基本方向到具体政策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许多重大问题 ,特别是产权关系不清…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的建构依据与划分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不仅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相一致,而且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行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不是对国家所有权的“肢解”,也不可能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和拉大地区经济差距。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必须在确立产权“分级所有”和监管“并列运行”的原则下,区别增量和存量两种情况制定不同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体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体制改革,必须分清、分开两类不同的国有企业,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中退出的应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是“分级所有”。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其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搭建过程中,如何摆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直到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上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或分级监管",这种体制低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中央和地方两端都不匹配.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一方面坚持了"国家统一所有",一方面从原来的"分级管理"深化到"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向最终解决出资人到位迈进一步.但是中央保留的对地方的指导、监督权力如何行使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最终应该是建立起"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