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内城市吸引跨国采购中心入驻的竞争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在我国进行投资的步伐.资料显示,目前500强大公司已经有近400家进入我国,中国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2005,(9):22-23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设立采购中心或扩大采购量,使得全球采购对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及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或其他方式直接采购了大量的商品,带动了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全球采购出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额尚不足100亿美元,而2003年则高达550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5.
叩开跨国采购巨头的大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采购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采购巨头像飓风一样登陆中国。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搬到深圳,现在已经或有意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配送中心的跨国公司近20家;联合利华也宣布在上海正式设立联合利华(中国)全球采购中心,预计今后5年联合利华在华的原材料出口额将超过5亿美元;麦德龙把上海和天津作为中国南北区域采购供应的枢纽;欧洲最大的非食品零售集团翠丰在上海也建立了采购中心。每当召开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各路“大买家”们都  相似文献   

6.
国际采购新门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和国际采购组织的触角正加速向中国市场延伸,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参与竞争。作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改变的重要一环,实现从供应链管理获取利润的目标,全球采购将帮助跨国公司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将进一步增强:一部分没有设立采购中心的将设立采购中心,另一部分已经设立采购中心的将加速其采购规模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动因,以及在投资、采购与生产、营销、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的具体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采用本土化战略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庄婉婷  高世葵 《现代商业》2012,(10):138-139
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经营已成为各国企业常用的经营方式。随着生产、研发、销售、采购本地化的推进,人力资源本土化是许多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因而,人力资源本土化问题也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胡道子 《新商务》2003,(9):14-15
全年1.5万亿美元的跨国采购犹如一道大餐,中国仅从中分食200多亿美元。随着跨国采购每年以7%—8%的速度增长,深圳跨国采购中心、武汉跨国采购中心、青岛跨国采购中心也急切地迈开了步履。迹象表明,跨国采购在中国将进入快车道。跨国采购,真的有百利无一害吗?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广东的投资策略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以来,受我国入世在即、申奥成功等重大利好消息的影响,跨国公司新一轮对粤投资热潮正在形成。跨国公司加大粤投资的力度,纷纷扩充生产基地、设立区域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在广东投资呈现出的特点,分析跨国公司对粤投资的策略。认为广东迫切需要创新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方法,要根据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策略特点,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上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市场的规模显著增加,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加大投资.甚至将研发中心移至中国。当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时.中国到海外投资的企业也悄然加紧了在投资国的本土化进程。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跨国企业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缺乏跨国经营本土化的经验没有国际化的管理手段.缺乏高层次跨国经营本土人才.以及技术和资金本土化的限制.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能生产出适应海外不同市场的产品。加之信息不灵和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使我国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市场的规模显著增加,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加大投资,甚至将研发中心移至中国.当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时,中国到海外投资的企业也悄然加紧了在投资国的本土化进程.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跨国企业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缺乏跨国经营本土化的经验;没有国际化的管理手段,缺乏高层次跨国经营本土人才,以及技术和资金本土化的限制,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能生产出适应海外不同市场的产品.加之信息不灵和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使我国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验厂特指许多大的跨国公司进行跨国采购或委托加工生产,对在我国的合约工厂进行定期的检查。这些跨国公司往往都在中国设立专门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采购中心,中国也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关键的一环。供应链管理中著名的长鞭效应在这个跨国的供应链环节会更加放大,中国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不仅关乎自己的生死存亡——能不能成为跨国采购的供应商或代工伙伴,也关系到全球供需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导下,从产品品牌、人力资源、产品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大力实施“本土化”的经营战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无论给本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带来了无限商机。跨国公司正是抓住了中国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有利时机,加大了在华投资的力度和广度,在华设立研究开发中心(R&D),实现研发的本地化是更高阶段的“本土化”经营战略。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遍地开花2000年,刚刚从比尔·盖茨手中拿到接力棒的微软总裁史蒂夫·巴尔默就宣布,将在今后几年内增加在华投…  相似文献   

16.
沈阳作为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商来沈设立研发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国别集中、以适应型和技术支持型研发为主、苓土化程度较高等特,量;同时也有研发层次较低、品牌效应不强、机构规模偏小的弊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实施生产性和研发性引资并举,建立适合跨国研发转移的国际合作创新发展平台和政策支持体系,才能迅速融入国际创新发展的主流,占领科技自主创新的制高点,成为区域性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知识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7.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主要城市利用这一机遇,竞相吸引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采购中心入驻,希望以此带动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应用,跨国公司采购业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对采购中心的区位选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国采购有四个基本要素(4F),即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探讨满足这四个要求的各方面条件以及其他辅助条件,以期能为力争成为跨国采购中心的国内主要城市提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形式也不只局限于以母国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为主要研究力量,而是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形成的原因,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府应优化科研开发环境、企业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来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和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跨国研发的热土。而在跨国公司猛烈冲击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难点。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不断冲击下,中国目前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问题,国家/政府和企业都要抓住现时外资技术投资的变动的关键所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趋利弊害,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主要城市利用这一机遇,竞相吸引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采购中心入驻,希望以此带动城市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旭纳了跨国采购的四个基本要素(4F),即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探讨了满足上述要素的各方面条件及其他辅助条件,以期能够为力争成为跨国采购中心的国内主要城市提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