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指导下,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华盛顿共识"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济学家在总结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等转型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后华盛顿共识".本文围绕"后华盛顿共识"对经济转型理论及实践作一综合分析,以了解转型研究的动态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完全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是1989年由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一起探讨了医治世界经济的一些药方,这些药方逐渐被接受、采纳,成为华盛顿共识。这里所说的华盛顿首先指华盛顿的国会、政府高级官员,这是政治性的华盛顿,是能左右世界的华盛顿;其次,华盛顿指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世界著名金融家乔治·索罗斯做了一个系列演讲。他认为,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前,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秩序乃是一种"国际资本主义的多边机制",其标志为"华盛顿共识",高擎旗帜者为美国。此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已使"国际资本主义"受到  相似文献   

4.
郭延军  白云真 《亚太经济》2007,64(1):102-105
本文主要论述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的内涵以及运行方式等,对华盛顿共识和后华盛顿共识进行比较研究而认为二者的差异就在于策略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世界"大选年",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领导人选举。2012年和随之而来的2013年,也因此成为领导人的"就职年"。从选举中胜出的政府首脑及其团队都要举行就职仪式,以宣告其任期的开始。就职仪式怎么办,各有什么特色?美国最"烧钱"2009年1月20日,在万众瞩目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奥巴马乘坐凯迪拉克总统专车"美国一号",行驶过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向前来支持的美国民众挥手致意。  相似文献   

6.
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方法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盛行与20世纪90年代初, 其核心内容就是促使第三世界国家走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此后“华盛顿共识”逐渐成为美国等国干预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对引发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机原因的反思,论述墨西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美墨关系。  相似文献   

7.
钉住一篮子货币如何运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1月3日,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名国际经济政策问题专家,华盛顿共识提出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做题为"钉住货币篮子的制度如何运行(How does the basket peg work)"的讲演.  相似文献   

8.
G20峰会已于4月2日闭幕,中国在此次峰会上发挥的独特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赏.法国总统萨科齐对20国集团峰会的成果感到高兴,并表示这些成果已经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20国集团所达成的协议非常好,几乎可以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互相妥协,这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加明晰的金融市场结构.英国首相布朗的新闻发布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长久以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必须走美国式的道路.布朗说,这个时代已经终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转型国家的实践证明,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华盛顿共识,以及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后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转型国家的转型问题,理论界也正在寻求对“华盛顿共识”的超越。而中国转型理论与实践的成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认可。新的共识即“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取代“华盛顿共识”并逐步成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北京共识”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模式”将造福于世界人民,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一时期,有关“北京共识”的议论值得我们重视。所谓“北京共识”,是相对于“华盛顿共识”而言的。简单说,它所要揭示的是,中国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正在发展出一套不同于当代美国模式的成长路径。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研究者试图证明,与中国引人瞩目的和平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对于“欧洲价值观”和“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并将成为全球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而是试图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一面思想旗帜。  相似文献   

12.
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化城市的类型 国际化城市是具有较大的国际性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城市.根据国际城市的标准及分类,大体上有3种类型: 第一种是一个大国的首都,同时又是国际金融、贸易、产业等中心,如伦敦、东京、华盛顿.华盛顿是世界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是美国与世界各国沟通的"中转站",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都在华盛顿设立使馆和办事处,华盛顿还是众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世界交通枢纽之一.在本国区域内,它也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华盛顿是美国东部的金融重镇,是美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是美国技术、资金、人才流动的重要区域之一.作为首都,华盛顿聚集了全国的政治、文化精英而成为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华盛顿是世界人种的"橱窗",汇聚了各国英才.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欧洲价值观”和“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并将成为全球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而是试图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一面思想旗帜。  相似文献   

14.
当前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加快加患、不行,加快减息也不行。 世界很多国家都已经提高了警惕,在怀疑和抵制“华盛顿共识”。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共识”是有意识有组织出台的,“华盛顿共识”的参与者确实在接受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识;而“北京共识”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的条件下,由国际舆论自发提出的一种观点。它既没有任何被公认的文件,内容也还正在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共识”曾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深刻地影响了过去十多年的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同时也对俄罗斯等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全球化风靡世界,“华盛顿共识”几乎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种说法。20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反全球化”的运动。该运动则是在于抵制“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它呼吁经济与社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协调发展。在21世纪初的几年中,“华盛顿共识”在国际上开始遭到质疑和批评,其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江河日下。即便如此,研究和分析“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市场经济转轨,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对关于"中国模式"的众多问题加以思考,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改革理论与发展道路的认知态度的演变中进行分析,到底是"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更能发展本国经济;是拉美模式还是中国模式更能吸引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眼光;是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更能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9.
G20峰会已于4月2日闭幕.中国在此次峰会上发挥的独特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赏。法国总统萨科齐对20国集团峰会的成果感到高兴.并表示这些成果已经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20国集团所达成的协议非常好.几乎可以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互相妥协,这将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加明晰的金融市场结构。英国首相布朗的新闻发布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长久以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必须走美国式的道路。布朗说,这个时代已经终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这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伊格 《中亚信息》2003,(3):29-29
据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文传电讯社2003年2月10日消息,近期俄罗斯国际空间站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尼古拉·莫伊谢耶夫在美国华盛顿访问时向外界宣布,俄罗斯已经与美国方面就两国继续建设国际空间站一事达成共识,俄罗斯愿意与美国重新开始停滞了很长时间的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