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20日,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投资多元、种类多样,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改进和加强农村和城镇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定位控险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农村金融注定成为热点,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确出人意料。因此,应冷静对待村镇银行的出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工作,中国银监会合作部日前制定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为了让广大基层农信社干部职工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了解银监会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三个规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出台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被纳入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在甘肃银监局的指导下,经过庆阳银监分局强力推动,庆阳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15日以发起方式设立,在全省率先挂牌开业。西峰瑞信村镇银行由庆阳市西峰区联社出资270万元,控股25%,辖区内5户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250万元,占23%;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其他企业法人(含非银行金融机构)、自然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截至2007年7月31日,全国已有10家村镇银行开业。在已开业的10家村镇银行中,吉林、甘肃各3家,四川2家,湖北、内蒙古各1家。10家村镇银行由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商行1家、农合行1家、城市信用社2家、农信社3家。在10家村镇银行中,5家设在县(市、区),5家设在乡镇。截至2007年7月31日,村镇银行资本总额10711万元,其中银行资本5520万元,占比51.5%;产业资本1420万元,占比13.3%个人资本3771万元,占比36.2%。存款余额10737万元,贷款余额8562万元,其中发放中小企业贷款51户,贷款余额804万元,占比9.39%,发放农户贷款3330户,贷款余额7758万元,占比90.61%。累计发放贷款3790笔,累计贷款金额17999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累计60笔,累计贷款金额9026万元,农户贷款累计3730笔,累计金额8973万元,分别占比50.15%和49.85%。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随着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成立,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下子涌现出不少新生力量: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甘肃省庆阳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商惠农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在全国几个试点省份农村地区诞生。 本期焦点透视将把目光对准这些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解读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将为农信社发展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6年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起,截至去年底我国已设立村镇银行148家。根据规划,到2011年底我国需发展村镇银行约1200家。从现实和规划看,村镇银行将成为新型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9.
经银监会批准,国内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市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这是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村》2007,(1):52-52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中国银监会日前制订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1.
村镇银行与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镇银行的成立被视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试点银行普遍遭遇了发展困境。本文对村镇银行试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即多渠道筹集资金,确定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建设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实行差别监管、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1月9日在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在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监管,既要防止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又要防止一哄而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3日,经银监会批准,国内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丰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这是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全资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针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逐步将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00家村镇银行,实收资本超过40亿元,存款余额130多亿元,贷款余额超过90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12月,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政策。此后,为了更好地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以村镇银行命名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并由试点范围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受到了社会及金融业广泛关注。今年来,无论是村镇银行的机构数量,还是村镇银行的业务规模,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其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表现得更为明显。本  相似文献   

16.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银监会宣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据此,今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竞争将更加激烈,笔者认为农信社应未雨绸缪,在利率市场化上及早谋划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村镇银行是我国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共成立了23家村镇银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整体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在融资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各村镇银行应找准定位,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亦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条例,帮助村镇银行发展步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23日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推进,金融混业经营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性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如雨后舂笋般不断涌出,特别是城市、农村等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依托所在地域经济发展优势,跻身于外汇市场,尝试外汇业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银行业以专业经营为主,导致银行业对于外汇业务的发展和理解存在偏差和误区,因此,如何打破外汇业务发展中的瓶颈成功拓展外汇业务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