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看待制造业服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然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空心化",也警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实施应更加慎重。本文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制造业服务化并不是"去制造业","完全服务化"并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药,慎防中国制造业未实现"创造"的同时,失去了"制造"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黄钟苏 《特区经济》2013,(10):16-18
服务化趋势下的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是个重要问题。在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中,国际大城市制造业或向都市工业发展,或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占据全球相关产业的制高点。以此为鉴,从现有产业基础来看,中国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方向将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大城市之干制造业,不应只看到其比重下降的一面,而更应看到制造业制商点的竞争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丹  王玉帅 《特区经济》2012,(9):254-256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的经济现象。本文主要从出口下降、成本上升、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国际游资涌入、实体信心缺失等方面分析了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空心化出现的原因,指出了次贷危机加速了我国产业空心,同时,提出通过兼顾金融与实体领域监管与改革,传播正确价值观等应对策略,减缓甚至阻断我国产业空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曹洁琼  刘晓宁 《北方经济》2013,(8):70-71,73
产业空心化表现为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下以及制造业的外包.美国重视房地产、金融、消费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将大量的制造业外包于其他国家,以致于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次贷危机的到来由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美国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重返制造业.同时,这种产业空心化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波  徐鹏 《乡镇经济》2008,24(9):106-110
产业结构演进是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随之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文章旨在构建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空心化指数,并且运用具体的数据对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总体指数在扩大,地区产业空心化程度相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王惠珍 《上海经济》2015,(Z1):35-42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由此世界经济出现了从“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有关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近年来,服务业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呈现缓慢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十一五”  相似文献   

7.
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近十多年来,不少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转向软化和服务化。在这个转化趋势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的发展,主是不是扩大其生产职能,而是扩大其非生产职能,即属于软化和服务化部分的第三产业。”这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2000年至2014年跨国行业层面样本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对一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一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但这种推动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与市场主导型相比,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更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金融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推动作用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不显著;金融发展仅对一国基于国内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推动作用,对基于国外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挤出作用"。政策含义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贯穿“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湖南省“十五”计划纲要也强调“十五”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本着增强综合省力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我们试图以实证分析为依据,就产业结构的调整谈几点看法。一、湖南第二产业比重偏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可持续发展方向转换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湖南三次产业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0.7%下降到2000年的21.1%,第二产业的比重变…  相似文献   

10.
汤华杰 《浙江经济》2014,(21):50-51
制造业服务化是全球产业发展新的趋势。当前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正不断推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已不仅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而是将行为触角延伸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发达国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制造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所创造的价值。大力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应当成为杭州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三角地区低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演变,制造业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受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提升、对外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产业空心化趋势开始显现。文章选取区域制造业比例、虚实经济比例、出口净值比例三个产业空心化评价一级指标,基于上海、南京、杭州三个代表城市2007年至2017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趋势。针对此现状,文章对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二年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产业空心化”问题的争论。参加争论的主要是学术界人士、政府官员和财界头面人物。争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空心化”的定义、表现、原因及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演进规律表明: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易出“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达不到应有规模和吸收就业人数有限,竞争能力距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距离。避免“离制造业”现象,促进制造业发展,政府必须注意制度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认为,在整个经济结构走向软性化、服务化的过程中,制造业即第二产业的内部也正在发生剧烈变动,朝服务化方向迅速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日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依据产业分类和统计分组的相关方法,对产业融合概念狭义的内涵和产业边界模糊化的实际涵义作了分析;然后,对信息数字化在制造业部门内引起的行业间边界模糊和非信息类技术引起的产业融合问题分别作了讨论;最后,对产业融合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的区分标准作了界定,并提出了广义产业融合的四种基本类型,即需求关联型、工艺关联型、销售关联型和制造业服务化。  相似文献   

16.
制造企业服务化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先进制造模式。本文在系统阐述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各种因素,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三种模式,即依托制造业价值链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和加快实施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的加成下,服务化转型成为当前各国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进而抢占全球价值链(GVC)高端位置的重要方式。文章采用2008~2020年国际投入产出表,从跨国视角考察了服务化转型对一国制造业GVC位置提升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并显著提升该国制造业在GVC中的位置;机制分析的结果显示,服务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渠道促进制造业GVC位置的提升;而相比高技术制造业,在经过服务化的改造加成之后,中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业更能够显著提升其在GVC中的位置;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来自本国所在区域价值链(RVC)的内部服务投入更有利于促进该国制造业GVC位置的提升。考虑当前GVC的“区块化”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获取外贸竞争制高点,一国更应该通过参与RVC来促进服务化转型对本国制造业GVC位置提升的影响。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其与RVC的深度融合,这是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在GVC位置提升的核心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山东与广东、浙江、江苏及全国的“十一五”期间规模工业比较分析,认为:山东省规模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行业成长性全国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四省第一,规模工业利润率水平高于全国和其他省份水平,但是,山东省规模工业行业集中度低于其他三省,规模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总体比重较弱,产业层次相对偏低,制造业工资水平低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最后,提出未来山东规模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山东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研究致力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换的日本审议会(首相的咨询机关)之经济构造调整特别部会(部会长:国际电电会长前川春雄)于今年4月3日召开了会议。会上,由事务局经济企划厅对6年后的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做出了测算。测算说:“在调整大体完成的1993年,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海外生产额对国内生产额的比例)将提高为现在的二倍,为美国及西德的现状的二分之一以下,即8.2%。为此,可以不必担心产业会出现“空心化”。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