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财政在唐史乃至中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30年代,鞠清远先生独辟蹊径,写成《唐代财政史》,其拓荒之功不可没。其后有特威切特博士(D,C,Twichett)的《唐朝的财政》(《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1963)和蔡次薛先生《隋唐五代财政史》(1989)相继问世。近读陈明光博士的《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9月版),是唐代财政史领域的可喜收获。陈著以全新的角度剖析了唐代近300年历史的财政,一改过去国内外论著只是分门别类地在赋税、仓廪、漕运、专卖等方面探讨的做法,而是综合地研究唐朝财政问题,揭示有唐一代财政体系各个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唐代财政史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相似文献   

2.
一、明代的财政 1、明代财政的实物收入 明代财政的实物收入有粮食、绢、绵等,这些都是田赋征收的内容。各朝实录记有各年的详细数字,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亦列有详细的统计表(甲表51至64),资料之详为过去朝代所无。现以简驭繁,将各朝的年平均数字(洪武朝列24年数,万历列30年数),摘引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代国库史研究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20世纪以来,学人从不同维度对国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时间为线索,国库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前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其又以1938年《公库法》的颁布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二是1949年后的国库史研究,呈现明显的“财政史”视角与“现代化”尺度。及至近年,国库问题愈发受到学界重视,研究视域不断拓展。但就研究脉络言,国库与财税、金融之关联并未彰显;偏重于国库的财政意义,对其背后的政治意蕴关注不足;国库思想、制度与政策的关联分析不足,制度与实践有脱节之处。国库史研究需注重国库思想、国库与财税及货币、国库与地方库、中外国库比较等多维面向,把握国库与银行金融、国家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正清华大学历史系倪玉平教授《清代财政史四种》已于2017年陆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①其中《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原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且于2007年荣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初版于2007年,此次为修订再版;《清朝嘉道关税研究》初版于2010年,此次亦为修订再版;《清代关税:1644-1911年》是作者2016年由荷兰Brill出版社出版的Customs  相似文献   

5.
论欧阳铎的赋役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亩均输”官民田一则起科 江南是明朝的财赋基地。降至嘉靖年间,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官田,已被地方缙绅与豪强兼并殆尽。“田居富室,粮坐下户”,给明朝财政征收带来了严重困难。嘉靖十六年,礼部尚书顾鼎臣第三次恳切陈词,要求清理江南田赋,改变“小民税存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害及民生,大亏国计”的局面。这次,世宗皇帝终于采纳了顾鼎臣的建议,责成右副都御史应天等十府巡抚欧阳铎实施。 欧阳铎在田赋方面的改革,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清理税源,确定“计亩均输”的田赋征收原则。二是整顿地方财政,建立以“八事定税粮”的田赋收支原则。 经过调查,欧阳铎认为,江南田赋积弊有三:一、斗则纷繁混乱;二、官民田界限无从分别;三、金花银原来的派征原则受破坏。他说:  相似文献   

6.
钞晓鸿先生的新著《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一书,于2004年6月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该书32万余言,分上、下两卷。她是作者积10余年心血研究明清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史部分成果的汇编。上卷为“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变迁”,收录论文5篇,即:“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环境史”、“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清代汉中府为例”、“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台湾故宫‘史馆档’与《清史稿·灾异志》”、“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下卷为“明清以来的商业、人口与农村经济”,收录论文8篇,即:“‘陕商’主体关中说”、“明清时期的…  相似文献   

7.
广州的“幽兰门”始见于清代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一书中。该书说:“十三洋行在幽兰门之西”。四十年代,丰景新先生注释说:“幽兰门即靖海门”(见《广东文物》卷6第43页)。最近,卫家雄先生在《外贸名城——广州》一文中仍沿用此说。(见《广州修志通讯》1986年第1期)其实,广州的城门根本没有幽兰门。清代时,  相似文献   

8.
王万盈教授在汉晋隋唐史领域浸淫多年之后,转战明清以降中国历史,继《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复于2009年推出新作《东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贸易与商品经济研究》(下文简称《东南孔道》)①,以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新视角进行商品经济史研究,对于明清浙江海洋社会经济史、商品经济史,颇具匠心,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学术发展的时代潮流,试论如次.第一,在研究视野上,《东南孔道》同时具备了海洋史与世界史的观察角度.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对于经济史的研究,以陆地-海洋二元对立论下的“陆地史观”为指导,相对重视农耕文化的研究,而对海洋文化未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榷关,是封建政府对商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主要手段和王朝财政的重要支柱。钞关是明代榷关中最主要的一种,它主要设置于运河、长江这两条国内最重要商道的要冲之处;中国古代的格关演变为钞关,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榷关制度的成熟。钞关的课税对象主要集中在行商身上,成为对流通商品进行课税的专门机构。清代的榷关即后世所说的常关,有户部关、工部关之分。清代的户部关源于明代钞关,工部关源于明代的工部抽分。明清的关税收入在明清封建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仅次于田赋、盐税的第三大财政收入。明清钞关(格关)的研究,是探讨封建…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已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移民对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历史角度看,东北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依据新发掘的史料,对东北经济史与移民史进行多维度研究。其中,张钟月博士的《清代以来鸭绿江流域移民研究(1644-1931)》(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一书就是这种探索的最新成果。该  相似文献   

11.
正财政与农业、工商业都密切相关,涉及范围广泛,而且宋代财政制度变动频繁,财权分割细碎,财政来源庞杂,使宋代财政史的系统研究成为异常繁难的工程。迄今,宋代财政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财政史的专门著作中,曾我部静雄《宋代财政史》主要探讨了役法、月桩钱、和买绢、身丁钱等财政收入相关的若干专题,宫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最终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6年4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光绪25年(1899)为支付甲午战后赔款及新军军饷,清政府派遣刚毅南巡江南、广东筹措资金.在刚毅南巡江南过程中,清理田赋是其政策的重要一环.此时苏南地区征收田赋的附加费同正额赋税比率可以达到0.53∶1,附加费主要来自“浮收”与“短折”.士绅通常可以免除“浮收”,还可以通过“注荒”转移赋税负担.编制“版串”的方案有可能解决士绅规避赋税负担的问题,但没有为刚毅所采用,转而以提高总征收比例的方式达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刚毅的清赋政策没有缓解苏南赋税负担中的不公平,反而凸显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下地方社会的困境,以田赋为主导的地方经费结构已经无力应对甲午战后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赵兴罗 《时代经贸》2007,5(5X):1-3,16
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国历史上的理财思想和赋税制度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密不可分,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财政史》课堂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中国财政史》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致使该课堂难以发挥其传承中华文明阵地的作用,因此,财经类院校有必要对《中国财政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六项扣除理论──与黄瑞新同志商榷白铭《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论六项扣除理论是财政分配的理论基础》的文章。文章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的六项扣除理论对于财政分配的指导意义”,并指出“六项扣除理论是我们社会产品分配普照的理论之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各级财政部门及财政干部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重要性的认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这一重要指示,财政部条法司从2001年8月起,组织了部分省级财政厅、局,开展了财政法制建设课题研究工作。经过课题研究成员单位和财政部条法司的共同努力,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财政法制建设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法律体系》、《论财政部门依法行政》、《提高财政干部法律素质的目标、措施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和《财政法制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四个课题研究报告。现将上述研究报告汇成专辑予以出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奠基人。早在1896年的《西学书目表后序》中,他就批评了封建史学。以后他又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等,对封建史学的“正统观”和“帝王中心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进史学研究中去,表现了批判与创新的精神,不愧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大师。他所倡导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后人影响深远。对于史学范畴之一的方志学,梁启超在他后期的学术活动中,也给以必要的注意和研究。1924年,梁氏发表了《说方志》;①同年,在《东方杂志》(第21卷18号)上发表了《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1925年,他为余绍宋编的《龙游县志》写  相似文献   

18.
<正>会议时间:2010年5月15~16日(周六、周日),14日报到。会议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南路特1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内)主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财政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财政史研究所会议主题:这次学术研讨会以"中国财税史的文化价值研究"为主题,拟围绕四个议题展开:(1)论中国财税文化的内涵、特点与研究意义;(2)论中国财税文化的地位和发展取向;(3)如何推进中国财税史学的发展与中国财税文化成果的发掘、利用;(4)中外财税文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研究七室的研究人员发现《北京时代商报》报道,在今年北京科博会上,央行某领导与财政部某领导有过一次“正面交锋”。财政部领导的大意是今年的财政任务已基本完成,当前的地方投资过热挤占了财政投资,希望央行继续紧缩货币政策,好让财政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经君健教授所著《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一书,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印行。作者通过贱民等级研究,并联系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宗法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提出一系列看法,很值得重视。首先,在学术领域开辟了新途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等级制问题长期被忽略了,关于政治史、战争史、农业史、商业史、文化史以及土地制度等等,出版了不少专书,而等级制度这样重大问题,不仅未有专书,就是论文也很少见,只是在论述其它问题时偶一涉及。此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一项重要工作,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欠。此书虽名为《贱民等级》,实际是一部完整的清代等级制度史。在这本书中,关于“凡人”以上等级,诸如皇帝宗室、官僚绅衿以及凡人等级都进行了论述,而对更为复杂的贱民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