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差异的比较--人力资本产权角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效率差异问题。本文试从人力资本产权这一新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企业产权不仅包括物质资本产权 ,还包括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相比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差异性才是造成企业效率差异的最根本原因。与民营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 ,国有企业要充分界定人力资本产权 ,就必须进行激励、约束、选择和监督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围绕物质资本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十几年历程后 ,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突破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权理论的不断引入并与中国现实实际结合发展 ,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随之显现。而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所有人力资本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 ,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笔者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构成等的分析 ,对这一领域作出尝试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人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即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本将以其更大的稀缺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解决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产权将成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回避的问题。物质资本所有者可以以其向企业技人的物质资本事有企业产权,同样,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完全可以以其向企业投人的人力资本享有企业产权。一、入力资本与企业产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历时20年.但总的来说改革效果不理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成本高,亏损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企业家能力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战略决策与执行管理两个层次,界定了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意愿企业家的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物质资本的关系,认为意愿企业家的物质资本,对于股权/风险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显示人力资本的信号作用,对于债权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则具有风险抵押的保险作用。同时,给出了意愿企业家获得物质资本差额的必要条件,即股权/风险资本风险参与和债权资本抵押参与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性质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国有企业性质研究的崭新视角。从人力资本的理论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制度性本质,并不是一个物质资本的产权虚置,而在于它是一个人力资本的产权虚置,以及由此造成的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在制度两极存在的不对称性。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显性化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界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围绕物质资本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二十余年历程后,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突破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要理论的不断引入并与中国现实实际结合发展,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随这显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通过企业家人力同产权和持征、构成等的分析,对这一领域作了尝试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表现为个人专属性和主动性、价值难以识别和度量、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是市场条件、企业组织形态、制度环境和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博弈的结果。具体路径为: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个人所有的制度安排;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完善企业治理和产权结构,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健全制度体系,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的突破点:引入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学馨 《经济师》2002,(6):180-181
目前国有企业只承认物质资本的合法性 ,而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承认 ,更没有在实践中找到产权保护、产权交易、产权实现的途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 ,引入人力资本产权 ,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流通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 ,引入人力资本产权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 ,如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保护 ;建立统一、开放和公平的人力资本市场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改革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在一切公有的传统经济体制下,如何内生出以自然人为基础的产权主体,实际上就是国企产权改革的实质.林毅夫、郎咸平和秦晖等人主要从市场宏观经济环境角度,认为物质资本产权要进入市场交易,其来源首先要公正或正确,否则,人们在心里会根本不承认这种物质资本产权,市场交易秩序也就无法建立.周其仁和张维迎等人则从微观角度,希望通过增量改革和企业所有权制度创新,建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互转化的产权制度,逐步转变国有资本产权主体缺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晋拥军 《经济经纬》2005,(1):91-92,106
当国有企业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把国有企业看成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时,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也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大大节约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进而指明了未来国企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财务管理创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明秀 《现代财经》2005,25(5):61-64
人力资本产权化条件下,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逻辑基础上的传统财务管理面临改革与创新。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财务管理,以新型企业所有权结构为基础,以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平等产权地位为依托,以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运动为主线。它对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对象、假设、目标、内容、主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修林 《经济管理》2004,(24):15-19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产权组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公司制不可能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终极模式,产权的实质是剩余归谁,人力资本应该与物质资本一样享有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国有企业的初始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剩余产品的分配上应该共享。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平 《经济师》2003,(2):19-20
文章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必要性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并结合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存问题 ,提出了对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纯灿 《经济论坛》2009,(11):87-89
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博弈模型来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什么条件下会组成分享制企业,并研究了企业制度变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关系的演变,分析了表面现象下两者的谈判力的变化,论证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经济学逻辑。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人力资本出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的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局限于职能性的管理者角色,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企业家还承担着人力资本出资者角色,基于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投资品的风险性与收益性分析,可得出双重角色于企业家主体的统一不仅使其拥有了企业的控制权,还应享有与其人力资本价值和风险相对称的剩余索取权,从而实现劳动收益权和资本收益权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主流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出发.对企业所有权在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配置提出了一个超越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反思了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笔者坚持人力资本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产权改革方向,也指出已有产权改革的误区在于过多地倾向于将人力费本产权赋予企业高层经营者,而忽视了企业中普通职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塑造,需要推进改革,摸索普通职工物质费本和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增加对普通人力资本产权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房晓琳 《经济师》2001,(6):202-202,212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各国经济实力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我们说的企业家不是一般的厂长或经理,也不是那些带行政级别的官员或经理,而是指以企业增值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竞争过程将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资本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自身特殊利益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产权安排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视人力资本产权自主或决定属性,不承认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及其向非人力资枰权转化的合法通道,以及由此在市场化过程中所引发的人力资本运营危机,国有企业改革要进行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那就绕不开下面认可和弘扬企业职工个人的人力资本产权权能权益这个“结”。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走向,首要的是突破国有企业的“主体”观念,加大国有企业的“退出”力度和范围;然后才是对被界定了“特殊性质和职能”的少数国有企业采取特殊“监管”,实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真正使少数国有企业发牢固“主导”国民经济运行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企产权效率低下的原因 国企产权低效率除了产权主体不明确的原因外,更在于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人力资源既不能被正确评价和激励,不能按贡献大小分配,也不能自由支配,也就是说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实现.正确认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实现企业物质财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有效协同和运用机制,是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