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德州城区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调动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建议。指出,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但他们把体育活动只是看成"玩"的方式,对体育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要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提升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充分利用体育活动资源,使小学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2.
郭威 《西部大开发》2011,(1):193-194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提倡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带有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技术的驱动力之一。在体育教育和活动中,体育兴趣最能反映学生的自觉学习性和积极性,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兴趣浓厚,就会积极参与体育课,从中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养成正确锻炼身体的习惯一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本方式方法,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溶于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73.6%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相对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兴趣、健身、娱乐是我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缺乏组织管理是影响我院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勇 《魅力中国》2013,(26):189-189
班级管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体育兴趣和班级管理,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方面。实则却有着密切联系。体育活动大多为集体运动,开展这样的体育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职教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体育运动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起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珂 《西部大开发》2010,(7):124-124
体育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它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找出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方法.对如何提高女生体育兴趣和积极性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韩长良 《新西部(上)》2007,(6X):221-221,226
了解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志专  王梦楚 《魅力中国》2013,(14):245-245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影响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效果的—个重要变量。新一轮课改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作为判断改革成功的判定标准之一,可见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应是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沈攀明 《发展》2014,(10):128-128
正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一)中学的体育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兴趣是一种带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单纯从兴趣出发的心理层次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它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显而易见,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应该先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加以引导培养才能达到更好地培养效果。(二)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合适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兴趣如求知兴趣、活动兴趣、模仿兴趣、冒险兴趣、好奇兴趣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  相似文献   

10.
闵国和 《老区建设》2010,(20):58-59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智力发展,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发现,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为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喜欢从事体育活动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对今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景源 《魅力中国》2011,(10):154-154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但并不是要我们去一味迁就学生已有的运动兴趣,而是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初始。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  相似文献   

12.
尼玛旦增 《魅力中国》2014,(12):230-230
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更是很好的老师.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枳极参加,全办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才有利于初中的体育教学能更好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柳川  叶志军  吴梅 《魅力中国》2014,(14):245-245
课堂气氛活跃是决定体育课成功的关键。而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教学技巧,而学生参与的兴趣是关键。本文就根据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参与动机的研究,并对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进行了探讨和建议,希望能在今后的体育课上得以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及实施效果,为阳光体育活动的持久执行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本文着重调查研究了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规律及组织情况。  相似文献   

17.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人自教学以来,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调查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动机。旨在探索民办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提高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薛欣 《理论观察》2004,(6):90-91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运动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兴趣是人类认知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晏金梅  闫海莲 《新西部(上)》2009,(12):262-262,222
主动体育教学主要是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活动需求,创设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情境,规范各种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模式构件中应加强理念更新,注重目标整合和心理、生理构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