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石家庄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6%,高于全国增速3.7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1.5%.人均GDP达到20082元,比上年增加3215元.  相似文献   

2.
石红 《集团经济研究》2007,(27):107-108
一、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变动分析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增长,2005年产业增加值达72967.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8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9.%9,比1978年提高了15.7个百分点,是三个产业中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见表1).  相似文献   

3.
何建红 《数据》2004,(6):25-25
一、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各区县均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各区县经济发展情况看,呈现如下特点: 城近郊区经济实力雄厚.从经济总量看,一季度8个城近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647.5亿元,占各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1%,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海淀区和朝阳区依然稳居第一二位,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9亿元和165.7亿元,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9.7%和19.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3个和2.0个百分点.第三四位为西城区、东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0.4亿元和77.7亿元,占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0.5%和9.0%.远郊区县中的顺义区在现代汽车的带动下快速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3亿元,在18区县中排第六位,在远郊区县中排第一位,占总量的比重为4.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78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GDP的6.5%,比重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  相似文献   

5.
《上海物流》2006,(4):2
一、总体经济运行良好 上半年,上海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781.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同步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17.12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36.4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6,(11):6-6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1—3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2%,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1—3季度北京市主要行业均较快增长,六大行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2%,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4.3%。  相似文献   

7.
数据速读     
《数据》2006,(1)
要闻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查实GDP总量和三次产业的比重亿元,占GDP的比重由52.9%降为46.2%,降低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21297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1.9%上升到40.7%,提高8.8个百分点。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  相似文献   

8.
任虹 《数据》2004,(7):14-15
2003年受非典影响,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各种营业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下降7.8%;实现增加值45.2亿元,比上年下降14.6%,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为6.7万人.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实现营业收入319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上缴税金10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7%,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7.3%,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现状有喜有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数据》2003,(8)
1.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测算,1-7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1.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13.5亿元,增长8.5%。2.工业生产增势稳定。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4%。7月份,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2%,增幅比6月份提高5.9个百分点。1-7月,全市工业产销率为97.4%,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3.郊区经济稳步增长。1-7月,全市农林…  相似文献   

11.
潘瑶 《数据》2009,(8):1-1
8月的第一天,《北京日报》头版头条消息是《金融业成首都经济发展稳定器》。其中一个小标题是“占地区GDP比例首次超过16%”。消息称“上半年,位居全市第一大产业的金融业保持’陕速增长,实现增加值856.1亿元,同比增长22.9%,比2003年至2008年的平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16.1%,1;比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2.
方南 《数据》2004,(1):20-21
1.三次产业,工业推动 2003年,北京市生产领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特别在农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非典疫情不同程度影响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角.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61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98.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7%,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北京房地产》2005,(10):50-51
市建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根据我市房地产市场信息及预警预报系统运行结果,联合向社会发布北京市2005年1-7月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一、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6亿元,同比增长9%,低于上年同期13.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2%,低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建设完成投资325.2亿元。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渐改善,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对2004年的GDP进行调整,其中,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与2000年相比(16.4∶50.2∶33.4),第一产业下降了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数字市场     
《北京房地产》2005,(10):58-58
666亿元日前,市建委、市统计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根据我市房地产市场信息及预警预报系统运行结果,联合向社会发布北京市2005年1-7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6亿元,同比增长9%,低于上年同期13.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2%,低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建设完成投资325.2亿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6.
张艳辉 《上海企业》2006,(Z1):11-13
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虽然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但经济总体上仍在高位平稳运行,GDP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GDP)91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海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国民经济保持了适度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5.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7.8亿元。增长8.8%。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9%、44.0%和49.1%。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1年到2000年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2%,比第一产业高出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出一个百分点.2002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上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全年工业增加值4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的发展仍很重要,这要求我们弄清中国工业发展的因素,对症下药,更好地促进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东西湖物流业发展起步早,近年来更是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区物流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2010年,全区物流业总收入110亿元,比2005年增长62.15倍,年均增长128.39%。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区GDP比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十一五"初的6.7%上升到现在的10%以上,对全区经济贡献呈持续增长态势。目前已形成以东西湖综合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潮州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73万元,增长11.2%。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0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4977元,增长8.2%。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地方财政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