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垃圾围城的现象近几年越发严重,面对严峻的垃圾分类形势,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与监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范,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以此为视角,探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一直无法到位的"痼疾"的根源,并结合我国立法现状给出切实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截至2013年GDP已达到9.4万亿美元,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也快速发展。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制造量却极度增加。为了保持美丽、清洁的城市面貌,使城市更加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着手,在对城市生活垃圾概况、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法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处理对策,旨在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孟鑫 《中国科技财富》2008,(11):100-101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排放的包括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垃圾等废弃物。从环卫角度看,城市垃圾是一种城市环境污染物,它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市容,而且危害市民的健康,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探杭州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驰  姚鉴伟 《消费导刊》2009,(19):20-2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加,从而加大了杭州市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难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成为杭州城市发展中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对杭州垃圾收费的开展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餐厨垃圾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质。宁波作为全国率先对餐厨垃圾制订处置措施和办法的城市,开创的"宁波模式"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我们由此来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由“宁波模式”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厨垃圾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质。宁波作为全国率先对餐厨垃圾制订处置措施和办法的城市,开创的"宁波模式"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我们由此来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大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推行分类收集,这也是城市垃圾收集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与污染危害及推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及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和城市化双高峰的到来,生活垃圾的危害将更加严重。在新的世纪,我们城市可持续发展因而面临严峻挑战。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首要问题是改变传统观念,把垃圾看作资源财富,而不仅仅是包袱和灾害。因此,从资源学的观点来看,生活垃圾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不断增长的潜在资源。如果把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变成垃圾的“二次利用”,就能释放垃圾的巨大资源潜力,既保持了环境,又增加了资源,必将大大缓解全球资源短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一家媒体最新报道出,北京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在4年内全部填满。"垃圾围城"现象再次成为一个观众焦点的现象,而且,推及全国范围,许多城市也同样面临垃圾成山的困扰。在日益增长且无可避免的城市垃圾量面前,只凭填埋处理已经捉襟见肘。焚烧处理虽能解决占地问题,却因为污染问题备受争议。有人指出,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垃圾分类,实现循环利用,从而有效的控制垃圾量。然后,在实际应用中,问题又是层出不穷。垃圾形势有多严峻?焚烧法到底清洁不清洁?垃圾分类为何如此艰难?这些都成了盘旋在公众心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受到垃圾围城、土地紧张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制约后,国内许多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将成为一种必须的现实选择。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已具有了政策法规日益健全、技术发展迅捷、已投产项目运行稳定等特点,只要能够将垃圾完好分类,就可以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进行有效的垃圾处理,其关键是进行垃圾分类,只有从源头上进行分类,才能实现终端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市中生活垃圾已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的一项工作。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垃圾的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环境的面貌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激增,垃圾处理能力不足日益凸显,城市"垃圾围城"的困境纷纷呈现,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对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科学化处理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是通过介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找出其中的利弊从而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规范化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进入垃圾分类治理政策发展的全面深化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环境冲突已经倒逼城市垃圾治理工作由终端处理为主转向垃圾源头治理。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多元化治理格局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出路,也是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治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路径选择。本文基于"柔性治理+主动分类"的策略选择视角分析居民的分类行为和政府的治理路径,旨在为垃圾分类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绵阳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十三项指标,了解了水样的组成、成份和性质,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其中氨氮、总磷和有机污染物浓度极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城市垃圾不能得到恰当的处置,就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并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合理、系统的垃圾管理、处理模式,才能将垃圾变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真正地变废为宝、缓解环境压力,实现人、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垃圾产出大国,目前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窘境,加速城市垃圾"减量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扬州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牛雪超  周玉华 《北方经贸》2013,(4):49-50,52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致使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对于此类问题的法律制度尚属不足;近几年学者都很关注环境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问题,而就城市垃圾问题的风险防范制度却很少有人提及。完善我国城市垃圾环境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应加强城市垃圾环境风险的管理立法;构建城市垃圾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设立城市垃圾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公众城市垃圾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有一种新的处理技术——垃圾衍生燃料技术。通过对垃圾衍生燃料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对国内外的实际应用的分析,了解这种处理方式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消费大国,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和制约城市化进程重大问题之一。仅靠新建填埋厂、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仍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将"零废弃"、"零填埋"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目标和战略,有效地避免垃圾产生量。"零废弃"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所有材料都能物尽其用,既保护环境、又确保不产生垃圾,在我国推广和实施城市垃圾"零废弃"、"零填埋"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生活垃圾建立了两级垃圾管理体制,未涉及到旅游景区垃圾管理。由于旅游景区的垃圾经过一定的分类处理最后都会回归到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的大流中,旅游景区垃圾分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简化最终垃圾的回收处理,减少回收处理的工作量,所以旅游景区的垃圾分类应当建立在城市垃圾分类的基础之上。将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景区内危险事故的发生,改善景区环境。建立有效垃圾分类机制的旅游景区与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相比,不受区域限制,更有利于全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让游客这一群体,将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中,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概念从景区带到生活中,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产生聚集效应,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所造成城市垃圾数量就越多,从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产生更大的影响。城市生活垃圾如不合理处理会污染环境,并造成有用资源的浪费。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物流现状及现行城市生活垃圾物流运行体制,并提出了逆向物流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期达到对垃圾有效利用,减轻城市环境压力、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