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聚缩虫类病是河蟹育苗期的常见病,从抱卵蟹到大眼幼体都有不同程序的危害,感染速度快,死亡率高。 一、聚缩虫类的生物学特征 聚缩虫类属原生动物门,缘毛目,钟虫科的纤毛虫,包括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以前者为最常见,聚缩虫柄分枝成群体,各个体的柄内机丝彼此相连,一受刺激整个群体收缩。单缩虫柄分枝也成群体,但柄内肌丝不相连接,仅受刺激的个体发生收缩。钟  相似文献   

2.
<正> 鳖钟形虫病是由原生动物纤毛纲,钟形虫属的纤毛虫滋生而引起的疾病。导致该病主要的寄生虫有三种,即:钟虫、独缩虫和聚缩虫。该病原发于我国台湾省,常引起幼鳖大量死亡,我国大陆极为少见。近年来,由于我国大陆养鳖业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台湾鳖苗流入,随之,钟形虫病也普遍发生。97年6月12日,福州市城郊养鳖专业  相似文献   

3.
正(三)寄生虫疾病及防治1.固着类纤毛虫病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中的主要疾病,危害养蟹的纤毛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阿脑虫、瓶体虫、苔藓虫和薮枝虫以及累枝虫、钟形虫,还有附在鳃部的间腺虫和腹管虫等。之所以说纤毛虫对河蟹危害很大,是因为它们附着于河蟹的部位多,既附着于体外的附肢及表壳处,又随水流进入体内附着于鳃部等组织器官。既危害苗种,也危害成蟹,还危害抱卵亲蟹。国外报道引起蟹类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河蟹生活在水中,患病不易被发现,看到有死蟹现象发生时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针对河蟹此种发病特点,我们总结了河蟹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水产养殖生产。一、寄生虫性疾病1.纤毛虫病1病原及病因:由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及斜管虫等侵袭所致。由河蟹放养密度较大、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常见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区自1990年开始罗氏沼虾试养,现已推广1200余亩,最高单产312公斤。经过近几年的经验总结,发现该虾有如下几种常见疾病,在此做一简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纤毛虫病:1.原病和症状:许多纤毛虫如累枝虫、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等附着在虾的体表附肢、眼和鳃上。虾常显得烦躁不安,阻碍摄食蜕皮,在鳃上大量出现时,引起缺氧死亡。2.防治:此病主要发生在池塘水质不洁,含有机质多的水体,故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方法。(1)适量投饵,保持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4月22日至6月7日,我们在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长寿基地进行翘嘴鳜的人工繁殖,在孵化中我们发现受精卵感染了较多的聚缩虫和钟形钟虫。我们进行了药物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小龙虾的聚缩虫病是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小龙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细菌感染,继而发生死亡。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第四节 罗氏沼虾一些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沼虾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常见病害有:丝状细菌病、黑斑病(甲壳病)、细菌坏死病、累枝虫病、软壳病等。  相似文献   

9.
<正> 河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的,尤其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水化指标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3,(9):17-17
对果树适时进行缩剪,是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的重要途径。我地果农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了"五枝"缩剪修枝法,不但操作简单而且效果显著,果农朋友不妨一试。1.缩剪衰弱枝。冗长衰弱枝多为单轴延伸枝组,3~4年后就会衰弱,必须进行缩剪才能复壮更新。缩剪时,如果花芽多,属于"大年"者,可一次缩剪到位,即一次缩剪到后边强壮分枝处,剪口要小,留保护  相似文献   

11.
<正> 河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幼蟹和成蟹都能感染,是河蟹养殖中主要疾病,以黄蟹至绿蟹阶段为明显,尤其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蟹感染率为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容易发生此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病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无反应,触角不敏感,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累  相似文献   

12.
<正> 1、蟹苗质量鉴别 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镜检体表无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等异物,蟹苗个体粗壮,每公斤含13万只左右的大眼幼体。 劣质蟹苗:体质较差或带菌,体色为乳白色、黑色或橘红色(俗称杂色苗),光泽暗淡,青黄色蟹苗的比例不足15%。杂色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 1.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4.
病因:本病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5.
鸟“钟”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推算时间。虫“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  相似文献   

16.
灰飞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的传播媒介。今年麦田、秧田虫量较高,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流行威胁极大。  相似文献   

17.
芙蓉菊,又叫白香菊、白艾、海芙蓉、玉芙蓉,分布于我国台湾等沿海地区,在舟山群岛也有一定分布。 芙蓉菊为菊科常绿亚灌木,高30-90厘米,直立,多分枝,成株树冠常呈圆球形,叶互生,质柔,密生于枝顶,叶片匙形或刀披针形,长2~4厘米,两面密被白色绒毛,具有芳香气息。树冠银装素裹,为绿色植物类群中少有的“白叶植物”。秋至冬季开花,头状花序象金黄色的小球,直径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其属于半阳性亚灌木,野外多生于基岩海岸的岩石缝、崖壁,由于其生境多为海边石缝中或海边山坡,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银鲈属鲈形目,鲈科,又名澳洲银鲈,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是澳洲东部有名的淡水经济鱼类。鱼体稍呈纺锤形而侧扁,体背宽,头部相对较小,尾柄细长身被细鳞,体色呈现银灰色,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鱼类。较耐低氧,生  相似文献   

19.
茶蛀梗虫是我国南方茶园普遍发生的一种钻蛀害虫,不但引起当年茶叶减产,而且导致树势衰败。据在湖南益阳羊舞岭乡等地调查,老茶园几乎丛丛有虫枝,直径8毫米以上的茶枝被害率达23.4%,有虫枝率10.3%。被害枝枯死,群众常误认为是茶枝自然死亡,生产上多未重视对它的防治。茶蛀梗虫幼虫孵出很不整齐,持续约40天,孵出后很快钻入嫩枝梢内,不利药杀。茶叶是直接食用农产品,不宜用药。根据茶蛀梗虫的危害特点,采取适  相似文献   

20.
龟鳖寄生虫病是龟鳖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侵袭性疾病。下面就龟鳖寄生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一通俗的介绍,供参考。一、病原与病症1、病原龟鳖寄生虫病俗称绿毛病。病原为原生动物寄生虫螺枝虫、聚缩虫、纤毛虫等。2、病症发病龟鳖初起时在背甲、腹部和四肢上可见灰黄色或黄绿絮状簇生物。因虫体与水色相近,所以平时不注意极难发现。当发现时,发病龟鳖已现象。即使在阴天也往晒台附近用手抹去虫体,寄生处可见出血发展到整个颈部、眼睑、四肢及寄生虫的龟鳖大多因食欲下降后病衰竭死亡。与流行要发生在室外养殖池塘,温室里病害防治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