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析保险资产管理模式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磊 《市场论坛》2005,(12):94-96
承保业务与保险资产管理是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而在我国,由于监管当局长期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保险公司普遍轻视资产管理,投资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保险业括心竞争力的形成。本文通过对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借鉴国外资产管理模式,提出我国应建立以专业化资产管理模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混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付程程 《商》2014,(44):19-19
中国的保险资管公司是专门管理保险资金的金融机构,一般是由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发起成立。它们的发展受制于其管理的保险资金量的大小,需要去承揽更多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本文主要致力于探讨我国保险资管公司目前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问题,并且提出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海青 《商业研究》2001,(11):37-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渐显露。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保险法制不健全,国民保险意识薄弱,保险税赋过高等.从微观角度,保险公司经营手段落后,运作不规范,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减轻保险公司税赋。保险公司则要加强业务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电子化建设,从而促进保险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尹晓烨 《商业会计》2011,(15):63-64
2009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文对《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对保险企业的影响。结果显示,《规定》使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下降,对产险业务没有产生影响,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额度下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利润增加,但并不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  相似文献   

5.
保险营销作为保险公司最重要资源之一,它对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意义不言而喻。而传统的保险营销又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探讨了我国目前保险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对我国的保险营销模式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并列举了适合当前情况下的几种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6.
王向楠 《中国市场》2008,(36):54-55,103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按照自留保费的某一固定比率缴纳基金费,这会激励保险公司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本文通过保险公司和保障基金之间的博弈,展示在电子商务平台下保险保障基金的方式,并提出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的缴费方式应当逐步采用电子商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商》2015,(2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保险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保险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我国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在保险创新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面临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保险业还应该重视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挖掘。本文便从产品、服务、业务、技术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保险的创新实践,并从市场细分、服务创新、资源整合、网络技术、企业制度等五个方面,研究保险创新的未来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谭会晓 《商》2013,(8Z):98-98
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日渐成熟的券商业务,在证券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资管市场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视和预期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政策的放松,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已积极地掀起业务创新的浪潮,打破了旧有的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之间的竞争壁垒,进入了行业全面竞争的新时代。本文就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分支业务和未来发展趋势做概括的分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险创新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保险创新;特别是在保险产品,服务,业务合作,风险保险,企业制度和管理等方面,许多保险公司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探索经验,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形势和国际化发展需要,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仍在于进一步挖掘诸方面的创新潜力,并处理好创新与市场,运作条件,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1)
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经营绩效水平是保险公司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选取了8家国内知名保险公司2002-2011年的企业数据,选取了公司规模、投资资产比例、保险赔付率等5个变量,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资产规模、保险赔付率和保费收入增长率与经营绩效呈正比例关系,产权比例呈负相关,投资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有利于针对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江苏省银行保险发展为例,分析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问题及成因.目前我国各家保险公司都着力加快银保业务发展,经营效益明显增高.但银保双方合作模式单一,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手续费恶性竞争,专业人才培养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暴露.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应当优化法律监管环境,深化银保合作发展,创新银保产品设计,提升银保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之与保险业发展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创新的影响也越加深远。面对当今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和创新,互联网保险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蓝海。首先基于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明确了当今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其次,对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模式和创新路径。进一步推进保险公司产品、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业恢复发展30多年来,发展时间不长,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但新的营销观念尚处于萌芽状态,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保险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必须创新保险营销机制,才能不断提高保险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中介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保险公司伙同保险中介机构虚挂中介业务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正常秩序,制约了保险业健康发展。目前,对虚挂中介业务的产生及防范研究较多,既有从保险中介监管角度进行论述,也有认为保险公司在违规行为中起主导地位,应加强保险公司监管。而从保险中介职能及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产业链角度论及较少,笔者将从产业链的视角,对虚构中介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探讨保险中介机构发展方向和思路,正确引导保险中介机构行为,来防范虚构中介业务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会计》2008,(4):51-51
最近,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精算报告编报规则”的通知》,明确规定年度精算报告由7部分组成,即责任准备金及保单相关负债和受托资产及投资管理资产报告,业务统计报告,分红保险业务报告,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企业年金业务报告,偿付能力报告,总精算师备忘录及准备金充足性分析报告和内含价值报告。其适用于人寿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但不适用于再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6.
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我国保险业如何防范风险并实现业务结构转型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2年南京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保险意识和家庭结构对居民购买商业保险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资产风险状况、家庭社会保障状况、保险公司服务质量对保险意识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需要走集约型的经营之路。效率是关键的问题,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的效率是关键中的关键。以效率为基础,探讨我国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创新问题,分析对比与国外保险公司的差距,将有利于我国保险公司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业健康保险是保险市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险种。医疗成本控制难度大、风险管理水平落后、政策层面缺乏应有的支持及地区差异产生不确定性风险等原因,使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应实行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建立医院与保险机构之间的利益联盟关系,鼓励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创新和进一步争取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蒋岚 《现代商业》2011,(12):19-20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发展以来,中国保险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单一的保险经营机构,发展成今天的多元化经营,积极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努力发展再保险业务,创新业务层出不穷。同时,保险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保险业的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传统的盈利模式被打破,保险投资领域已经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切入点。但目前我国保险投资市场尚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风险,本文着重对我国保险投资领域存在的风险进行剖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之后,我国各保险公司不断创新新型寿险产品。在投资连结保险遭到人们质疑而销售不利的情况下,逐渐将兼备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分红产品成为各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点。在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三年内,分红保险收入由8.63亿元增长到1670.5亿元,增长了近二百倍,然而,分红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并不等于持续健康的发展,也不代表各保险公司把分红保险作为主要业务的做法是恰当的。本文从分红保险飞速发展的背后指出当前保险分红市场存在的四大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进一步指出在当前保险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及受制于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双重因素下,分红保险产品不应也不宜作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