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静的婚姻让人瞌睡结婚不到两年,离婚的情绪已经在林怡心里纠缠1年多: 从同居恋人到夫妻,我们相处了6年。我们不吵架,但也不谈情说爱,就像一对真正的老夫老妻,说着实际而有用的话:你下班几点到家?顺路到银行把水电费交了吧……我常会感到绝望: “难道这就是我要的婚姻?”想着想着,就会为自己委屈,就有想挣脱这一切的冲动。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者…  相似文献   

3.
郁荣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30-I0031
从前,一个术士警告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说:“你住的地方将会有东西掉下来,砸到你。”于是他立即离开家,把床放在旷野上,露天而睡。一只老鹰抓着一只乌龟,飞过那里,把埃斯库罗斯的光头当成了石头,把那只乌龟丢到他的秃头上,想把乌龟壳敲碎——可怜的埃斯库罗斯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4.
王颖 《英才》2005,(12)
初次见面的人,一定会对他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他递上来的特殊名片。身材高大、嗓音宏亮,是冯宝宏特殊的名片。另外,他还会递出一张音乐唱片,里面收录了冯宝宏自己录制的16首中外名曲,只有封皮上的联系电话提醒着大家,这是一张名片。冯宝宏何许人也?在他名片的简介上有这样一句话——“他是商人,还是歌唱家?”  相似文献   

5.
救急的智慧     
杰西是一名充满奇异思想的美国小伙子。他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就是这样的“稳定”,让杰西觉得这个世界无聊透顶。一直以来,他都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可工作并不允许他这样做。所幸的是,公司经常会派他到外地出差,国外新奇有趣的世界让他的郁闷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6.
救急的智慧     
杰西是一名充满奇异思想的美国小伙子。他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也就是这样的“稳定”,让杰西觉得这个世界无聊透顶。一直以来,他都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可工作并不允许他这样做。所幸的是,公司经常会派他到外地出差,国外新奇有趣的世界让他的郁闷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六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后这样问。妈妈心里想,问题终于来了,幸亏她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知道该怎样解释才会使孩子于性方面能有正确的认识,不致大惊小怪。于是讲了一大篇,然后等待女儿的反应。“坐我旁边的那个同学说,他是从菲律宾来的。”女儿说。我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消费者向质检部门投诉,说他买了一种名叫“奥运宝”的高钙酸奶饮料,不但喝着有怪味,他的孩子喝完之后还拉肚子。我手里拿着的就是这种“奥运宝”酸奶饮料,在它的配料表里明确地标着是用鲜牛奶、奶粉、鲜果汁等配成的,有着这样的配料,这怪味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每一期杂志新鲜出炉的时候,我们总要到采访对象那里,把杂志亲手送给他们。一次,恰巧那位采访对象不在,而她的同事接待了我,他翻了翻杂志后问我:“现在做记的也不容易,你送杂志过来一定是想让我们经理多订些杂志吧?”我反问他:“这有什么区别吗?”他把我的问话当成默许之后,竟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说:“当然不一样了,作业务的现在谁瞧得起啊!”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人在自己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给了老板钱,但是老板说你没给。有人会想,应不应该去法院告他去?但是仔细想一下,法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为什么呢?法律要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得双方当事人能够明确事实之外,法官也能鉴别这个事实。而在这个情况下,杂货店老板说你没交钱,你说你交了钱,那么这个法院是没有办法来判决谁对谁错的。这就是我讲的,一个社会靠法律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大家可能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一生中并没有碰到?不是绝对没有,也许你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你出了十块钱。为什么在杂货店里边没有碰到这样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杂货店的老板在你交钱以后他说没交钱,你下次会不会再去买东西呢,你就不会买东西了,你还会告诉你的邻居,他是骗人的,你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应该怎么?关门了。这就是我要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商量一辆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轧死了一只公鸡,司机走进路旁一个农家院子,看见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便问道:“你父母在家吗?”“找我爸爸妈妈干什么?”男孩不经心地问。“是这样的,我把你们家的一只公鸡轨死了,想找你父母商量一下。”“这和我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到后院去和母鸡商量,这是它们的事。”记账弟弟被妈妈打了一个耳光后,赶紧跑到墙角写了些什么。等他上学后,我看见墙上写着“爸爸打屁股正妈妈打脸姐姐打精神(骂)正正正正……”误诊一医生对女儿说:“我说你那男朋友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话你告诉过他吗?”“我对…  相似文献   

12.
近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到重庆巴南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有群众坐着回答汪洋的询问,工作人员提醒他们站起来,汪洋生气地制止了工作人员:“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汪洋今年下乡还有另外两次生气。一次到某县广场散步,几个警察立即赶走了休闲锻炼的群众,他批评了这种做法:“这样我们和封建军阀有什么区别?”另一次到区县考察,他发现烈日下另一个路口被拦住了一长串车,也十分生气。汪洋下乡的这三次生气,显示了他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鲜明个性,也给那些习惯于让群众“立正站好”的官员和工作人员上了一…  相似文献   

13.
一个寒风刺骨的早晨,一小学园内站着一个眼泪汪汪的孩子,一个怒气冲冲的父亲,还有一个无可奈何的女教师。女教师:“老×,你应该为你的孩子前途着想啊”。孩子父亲:“前途?眼下没钱就别想生活。现在挣不下钱,将来凭啥去给他修房娶媳妇”?父亲把孩子拖走了,让他站在刚超出辕高的马车旁挥鞭挣钱去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的犯罪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这是发生在太行老区一则真实的事例。而且,这样的事例谁能说清还有多少?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就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都知道,而且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呆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他们的。这位修车人是“傻子”,这是司机揣测的。你想啊,每天那么少的车经过,修车铺怎么会有生意呢?每天守着它能过生活吗?修车人绰号真的叫“傻…  相似文献   

15.
与一位青年朋友闲聊时,听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向来是与世无争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还会是这样的,”听之,我不禁反思起来:事实会是这样的吗?据我所知,这位青年朋友参加过高考,顺利读上大学;毕业后参加过求职竞聘,也获得成功;他还流露过,想报考国家公务员……这不明明皆是“与世有争”的吗?为什么非要言表“与世无争...  相似文献   

16.
起步:50只鸡建成家庭养鸡场1958年,韩伟随母亲与九个兄弟姐妹一起从沈阳迁往大连市郊三涧堡镇东泥河村。由于子女太多,家境贫寒,排行老九的韩伟15岁就扛着粪桶去大连掏粪。后来,有初中文化且略通畜牧知识的韩伟做了公社以农代干的畜牧助理,吃上了当时很不错的“干部饭”。韩伟的家乡旅顺三涧堡镇,是个很贫穷的地方。小时候当他背起书包上学,走在村间那条小路上他就会想: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穷?那时候他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我一定不会让这个地方就这样永远穷下去。在公社里工作,韩伟负责畜牧业,帮助农民养猪、养鸡。不到2万人口的一个公社,每年国家给的鸡蛋派购任务是一万二千斤,这是一项政治任务。韩伟每天都在忙碌,跑村、做报表。这月完成了多少?下个月又计划完成多少?到年底顺利完成了年度生猪鲜蛋派  相似文献   

17.
到商场购物一般总被称为“逛商场”,因为大多数顾客总会在商场里面悠闲漫步,特别是女士们经常会留连忘返;到车市看车的人则大都有一股“韧”劲,他们看了这个车市再看那个车市,同一个车市也会不厌其烦地看上好多次,好些想买车的主儿一看就是一车半载,混了个脸儿熟可就是不出手………然而,自从今年三月份以来,情况可就不同了。君不见:购物者口罩眼镜遮住脸,大步流星奔着要买东西的柜台而去,买完后头也不回马上就走!想买车的人也不再犹豫,交款提车,开车上路,于是不再坐地铁,不再坐公交。何以如此?其实,全世界人都知道,都是那个“非典”给闹的………..如若不信,请看《“非典”时期的非常变化》,说不定会让你在这防治“非典”的特殊时期放松一下心情,没准还会发出一声会心的微笑!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公司》2004,(8):3
“他一到中国,我就会全程跟踪,他的各场演讲门票我都买到了,可以说,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之外,其他时间我都要跟随着他……”。 说这话的是何许人?所谓的“他”又是谁? 因为说这话的口气很FANS.而所谓的“他”,也会让人以为是刘德华、贝克汉姆或者周星驰当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迪伊·霍克习惯这样开始他的讲演.高高举着一张维萨卡,询问在场的每个人:“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得这个?”通常,所有人都会举手.接着他问:“有多少人能告诉我它的所有者是谁?它如何运作?到哪里能买到它的股票?”随后,通常地是会场上的沉寂。多年以来.似乎很少人去想这个问题.信用卡是人们钱包里的私备品,没有它,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14,(8):27-27
正二战时期,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到郊外的一处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朋友。拜祭完毕之后,罗伯斯正转身欲走,忽然瞥见朋友墓碑旁边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有一句这样的墓志铭: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立刻,罗伯斯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震撼,只见他迅速从衣兜里掏出钢笔,把这句话抄了下来。"这到底是哪部书上的呢?还是哪位名家的名言?"回到办公室之后,罗伯斯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逐册逐页地翻阅着书籍,显然,他是想找出这句话的出处。可惜的是,找了许久,他依然未能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