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北海岸带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价值的大小是确定资源水价的基础,受环境、经济等人类文明成果的制约。文章对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苏北海岸带的主要河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出海岸带的宏观水资源价值,并对区域水资源价值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岸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程度还不高,水资源价值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短时间内海岸带地区不应再提高水价,且水价也应存在相应的地区间的“阶梯式水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理论,探讨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对水权、水市场安排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制度激励、水价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激励、灌区管理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利益主体以及节水技术的应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理论,探讨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对水权、水市场安排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制度激励、水价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激励、灌区管理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利益主体以及节水技术的应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
价格是调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引导用户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本文借鉴电力部门用电管理采用的需求侧管理技术,探讨了实施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着重分析了高峰负荷定价、论质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建立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水价是学界研究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常用的水价计算方法没有合理地体现出水资源的全部价值。文章提出了运用生态经济学中的能值价值理论计算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的思路,认为用能值价值理论计算水价可以客观衡量天然水资源价值和人工能源价值,可以计算出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环境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的真实、完整的价格。以郑州市柿园水厂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能值价值理论进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计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政府对水价的管理主要是基于水价成本核算,缺乏对水价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分析,在水资源管理分散而水资源配置又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供水价格体系进行整体深入研究。本文从价格体系角度,重点分析不同水源、不同用水户、不同地区供水价格间的比价差价关系,认为需要从完善水价体系的角度来改进政府水价管理,包括拉大不同水源水价间的比价关系,理顺不同用户水价间的差价关系,建立供水价格区域间的统筹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7.
樊丽波 《经济师》2014,(9):87-88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阶梯水价改革,合理制定水价政策,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文章从太原市的用水现状和实行阶梯式水价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论述了阶梯水价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利产业市场化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其关键是建立一个能真实反映并有效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水价格体系,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水价体制,实现水利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本文探讨了水资源价格确定的有关问题,并对水价体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研究》2005,(9):82-84
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分析了水资源的供给模型和需求模型,进而采用供求均衡模型来分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并根据水市场的垄断性质,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分析了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水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期货市场转移南水北调中水价波动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郁 《经济地理》2002,22(2):157-160
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水资源危机而采取的大规模调水工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该工程中水资源配置将采用市场机制运作,由供求关系形成水的价格,水价波动决定了价格风险的存在,而水价过高将给企业带来成本的提高或利润的下降。为此,本文针对南水北调中的城市工业用水,提出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功能来规避水价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水价改革的阶段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阶梯水价在我国有一定推广优势的观点。推行水价制度是节约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希望可以能给广大学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渝  王兆锋  张俊飚 《经济问题》2007,334(6):75-77
现阶段,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制度、管理等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考察了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灌溉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技术、水权制度、水价制度、水资源管理体系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符佳林  高雅 《财经文摘》2008,(12):54-55
“中国并不是水资源总量匮乏,而是污染过于严重。”“国家不能以缺水为借口,提高水价。”  相似文献   

14.
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重要保障。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加速的工业化进程,用水需求增长成为常态,与此同时严重的水污染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5的山西省,水资源短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在分析山西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的用水需求,从水管理体制、水权与水市场、水价形成机制着手,探索科学配置水资源的理论框架,为山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配置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水资源配置。水作为资源,水价须体现效率要求;作为生存权的保障水价应体现公平要求。水资源应实行社会所有制,以水资源的价值调节和再分配实现水资源代内和代际间合理配置。水具有生态环境功能,大型水利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使排污外部成本内在化,保护弱势团体权益。水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要正视制度失效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国家应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完全成本水价与水价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资源看作是必需公共物品的传统观念长期左右了我国的水价政策.水价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导致人们节水观念淡簿。水资源严重浪费.用水效率低下,又使得水务行业入不敷出,严重亏损.还致使国家财政补贴的负担沉重.园此。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考虑水资源短缺引起的机会成本和水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制定出完全成本水价模型。该模型指出,水资源定价由三部分组成:供水价格、机会成本和外部成本。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供求和时间变动,制定出动态水价模型。最后,对该模型的效率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韩淑芬 《经济师》2010,(6):41-42
文章从价格杠杆的角度入手,对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通过构建水价函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价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水资源节约、企业成本回收和保障社会公平。运用2004_2011年中国36个大中城市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现行递增型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效果,发现阶梯水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但对实现成本补偿目标的作用非常有限,且恶化了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相对公平。现有阶梯水价政策只能部分实现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水价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联系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和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未实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二是未形成集中统一,具有权威的管理机构,三是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污水处理措施不得力,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