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已经成为大国间经济、政治、外交斗争与合作的焦点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发展中消耗大量的石油等能源,因此目前研究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1、石油消费快速增加,石油储量不足。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3年与2001年相比石油消费净增总量超过4200万吨,年递增8.7%。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2亿吨,增长更是达到了34.8%。2010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规模将达到3.5亿-3.8亿吨,而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1.4%-52.6%。我国陆地石油探明储量较少,2002年世界…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经济是建立在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等能源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使用什么能源取决于当时能够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文章针对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对未来能源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保障。以科学技术进步对石油储量增长的贡献为例,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以能源品种多元化和能源来源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能源革命,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世界粮食(本文的粮食主要指小麦、玉米和稻谷三大主粮品种,不包括大豆,下同)产量持续提高,消费量平稳增长,贸易量不断增加,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受极端天气、经济形势及投机资本等诸多因素影响,世界粮食价格短期内大涨大落,波动频繁,对我国粮食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状况以及国内相关粮食产品的价格,甚至影响到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不少国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高油价已成为各国讨论的话题,如何保证我国中长期石油安全是一个事关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石油在目前发展阶段的不可替代性、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及中国消费量不断增加,加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石油安全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取一定对策,应对我国未来石油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综合经济》2005,(2):38-40
一、充分利用各种特色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拓宽发展领域。 一是要放宽视野,关注并发掘新的特色优势资源。延安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开发利用石油的地方,世界上“石油”之名发端于此,中国大陆第一个油矿亦诞生于此,目前仍为我国新世纪重要的能源开发区之一。结合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从地质学、采矿学和石油开发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均耕地、水资源相对不足,我国谷物类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总量之间有一定缺口,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不断拉大。同时,就具体品种而言,我国谷子、荞麦、籼米等产品基本上产大于需,而小麦、粳米、大麦、燕麦等产品则产不足需。正因为如此,利用世界谷物市场对国内谷物的供给总量和品种进行调节,既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国内谷物产品供求总量平衡、品种平衡的基本手段。我国作为世界谷物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谷物进出口结构和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对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和…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能源的依赖度较高。1998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耗量年均增长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5年我国石油总进口量1.68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2.9%。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约为4.5亿吨,而原油产量为1.8—2亿吨,进口量将超过2.5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50%,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届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到能源领域则是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特别是石油需求会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一种市场性很强的商品。世界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的变化都会给石油价格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国际石油价格总是处在不断波动之中。随着国内石油市场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石油生产企业、炼制企业以及运输等用油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降低企业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的商业利润,这是国内石油企业一直在关心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大多企业面对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只能是无…  相似文献   

9.
从近十年能源利用结构看我国能源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2003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从757.6百万吨增至1049.1百万吨,增长291.5百万吨,其中,我国增长134.7百万吨(占全球总增量46.2%),达275.2百万吨。石油危机之后,石油消费大国都加快了对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普遍下降,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却在加大。因此,我国新时期能源政策的取向应该是:加强对天然气和核能的开发利用,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性;石油开发利用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立安全供应体系,保障石油安全;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实现对能源的统一管理;加强国内勘探开发,逐步降低对外依存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石油自给能力不足,进口来源市场单一,石油战略储备尚未成熟等因素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国必须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体系,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石油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一直高涨。石油作为一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我国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石油价格上涨通过影响消费、投资和出口最终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我国应对石油价格上涨的对策主要是从稳定石油的正常供给和稳定石油需求两方面入手,建立并实行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和开放石油期货市场应成为我国近期的两大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七大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文章结合我国石油需求流程图提出了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的七大战略 :(1)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尤其是西部地区和海域 ;(2 )开发我国未动用 ,即低效益、高成本的石油储量 ;(3 )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4 )尽早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 ,建立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 ;(5 )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境外石油资源 ;(6)实行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7)加快国内远洋运油船队的建设 ,促进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贸易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述了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方式、结构及其变化 ,以及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等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中国石油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石油对外贸易战略对策 :一是提高国内供给能力 ,适当控制国内需求 ;二是根据中国石油供需情况适度进口 ;三是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进口原油格局。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国际能源署关于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及产销供需情况资料的分析可知,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满足未来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油气资源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均呈稳定增长态势,油气价格将在波动中上升,维持高位运行,亚太地区国家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由于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油气资源作为世界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在未来20—30年内将不会改变,并仍将是国家和地区间经济争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国内CPI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也在高位动荡中不断上升,这两者的变化趋势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而特有的不稳定性、难预见性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发展我国自主的石油经济势在必行。通过大力拓宽勘探领域,逐步增加石油储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发展新能源,方可实现我国石油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其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对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 ,每桶石油价格上涨 1 0美元 ,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 0 5 % ,使经济增长率降低 0 2 5 % ,失业率增长 0 0 1 %。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中国 ,无疑会受到国际高油价的影响。本文回顾了 2 0 0 4年 1~ 9月国内外油价走势 ,对高油价原因进行了透视 ,分析了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石油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受资源丰度、勘探进展及开发强度等因素影响,世界石油供应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世界石油供应多元化的格局不仅形成,而且正不断得到强化。在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石油市场构成已从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供求关系将在决定油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投机行为仍将左右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的步伐和幅度,一定范围内的油价波动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takes an overall look at world energy demand forecasts contained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From the ‘consensus’ data the paper suggests a non-communist world primary energy demand in 2000 of about 9,000 million tonnes oil equivalent. The focus then shifts to the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OPEC oil and it is argued that persistent excess demand will characterise this market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century. Observation of models of OPEC pricing behaviour suggests they are poor reflections of real world oil markets. As such, judgement rather than explicit modelling is used to suggest a world crude oil scenario in which oil prices rise at 10% p.a.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逐年增加,但国内石油资源不丰,不能满足需要,加之国际市场风险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等原因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严峻。为了保护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本文在提出制定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东北地区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近年来东北三省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供需开始出现缺口,按照三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采用万元GDP能耗法预测“十一五”期间东北三省的石油供需形势严峻,增加石油产量和减少能源消耗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