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在区域金融合作及金融业发展方面虽相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有些滞后,但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在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在中央的支持下,天津及环渤海经济区经过自身的努力,必将后来居上,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2.
2006年,滨州市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办公室在滨州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环渤海市长联席会办公室的关心支持下,勇于以推动环渤海区域合作和服务滨州发展为己任,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胆识气魄,以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以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优良作风,紧紧扭住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加强环渤海区域合作这个重点,坚定不移推“入圈”,促对接,千方百计克服工作关系不顺、人手少、经费严重紧缺等困难,竭尽全力推动滨州市委提出的“进群入圈”(进半岛城市群,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八个对接和环渤海地区第十二次市长联席会通过的《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八项合作的落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被环渤海市长联席会办公室评为2006年度区域合作先进单位,这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为滨州市争了光。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十九个年头.十九年来,在环渤海经济中心城市天津的组织带领下,在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努力推动下,环渤海区域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规划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部署,把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确定为继深圳、浦东之后的第三个增长极,为环渤海区域合作提供了干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切不可丧失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不可敷衍懈怠,不断把环渤海区域合作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和论述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以"大都市圈"理论为基础,指出加快京津核心龙头地区形成是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标志和关键,而"龙头"不强正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要充分发挥天津的特殊作用,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思路,使环渤海经济圈更加绚丽。  相似文献   

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收获了丰硕成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成立25周年。值此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1年5月27日在天津召开,为深化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探索环渤海区域共赢发展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次会议中,各成员市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有助于促进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观点和新看法。本刊特将此次会议中各成员市代表的一些精彩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环保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各省份都力争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目前全国环保产业所形成的发展格局,重点对环渤海区域环保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重点进行剖析,对目前环渤海各省份在环保产业各细分行业的优劣势有所分析,力争对"十二五"期间环渤海区域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叶军 《北方经济》2002,(7):32-34
一、天津市经济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天津地处环渤海及京、津、冀区域的地理中心,天津港是"三北"地区重要的入海通道,也是三条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之一.而且天津毗邻北京,已建成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把京津两大直辖市的优势紧紧联接起来,正在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开发带、这一切决定了天津处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国内外交流的三重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52个地级市1993-201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态势和空间溢出性十分显著。具体而言,河北、北京、内蒙古和山西的各城市以天津为中心逐步收敛,山东半岛则收敛于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青岛呈现双足鼎立的局势,天津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北部和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外资空间外溢性,而青岛的辐射范围则主要涵盖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等。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和空间外溢性具有显著的时空衰减性,且滞后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华  黄庭满 《产权导刊》2005,(12):29-31
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的天津,激扬着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正把目光投向天津,将部署规划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发展,辐射"三北",改变中国经济"南快北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发展区域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能否套用以前的经验则尚无定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位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却为本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着重对滨海新区的发展驱动力做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本区域发展应采用的方法,依存的优势和产业经济定位。作者认为从某种更高的角度认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发展将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振兴作出巨大贡献,将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垦的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即将淹没在人类重工业化的浪潮中。如果说天津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区域重化工业进程的龙头,那么,受龙头带动,作为环渤海南翼的"黄三角"也自然难以回避这一进程的到来。这恰是此时此刻"黄三角"的必然宿命。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两个城市应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要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在外资利用上各取所需,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滨海新区被称为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也是国家大力培植、促其率先崛起的重点地带,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山东滨州市委办公室组织人员围绕"如何抓住滨海发展契机,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光临天津.和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成立二十五周年。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处理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与京冀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强化新区服务和辐射的功能 经国家认定,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这样一个定位,就决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乃至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金项链上有个天津大都市;长江三角洲有个龙头老大大上海;珠江三角洲更应该构筑一个龙头大香港.中国的区域经济在东北亚、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面推开,这种地缘经济区域性合作的势头还在有增无减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已成为带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发展级,但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却未能满足环渤海地区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技术的传播者和推动器,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天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倡导天津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正>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前两极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新一届德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借势发展,把加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开放带动战略的一项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雄厚的综合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在环渤海地区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发挥主导、带动作用方面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天津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在环渤海区域和东北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5月27日)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五月的天津春潮涌动。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五次市长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