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文良  白桦 《中关村》2006,(7):22-23
作为首都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文化最繁荣、教育最现代、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2006年6月21日,海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副市长赵凤桐、科技部火炬中心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9,(4):26-32
背景综述: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要打造创新型城市,谁来引领这个头?答案不言自明:中关村。而中关村海淀园则是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北京市海淀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淀区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林抚生指出,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3.
天钊  曾颖 《中关村》2004,(7):53-55
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也不例外。当然,事物的发展是呈阶段性的,这要求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不管怎样,单是海淀园又重新回到海淀区的怀抱,并在2004年4月30日重新挂牌这一事件本身便明显地给予了海淀园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世界与国内经济技术环境以及市场的变化使海淀园有必要进行  相似文献   

4.
吴炜 《中关村》2011,(9):54-57
弹指20年!一批批知识精英、创新人才从各地集聚到这里,一批批著名企业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可能是全国知识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区域——这是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园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5.
勒川 《中关村》2009,(5):66-68
海淀园有着独特的“先行先试”的经验,此次海淀园与企业共同开展的“国际标准模式与中关村科技企业”的研讨会,就是一项很有创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祖茹 《中关村》2008,(5):24-29
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每个企业在其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注进新鲜的血液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中关村的20年也就是创新的20年,在这个大舞台上,很多企业因为走在前列而发展为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的企业,有的因为停滞不前倒闭。在这个风云变化的竞争中,如何吸取别人的创新经验为我所用,事关重大。这些年,创新体系建设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海淀园创新历程”研讨会着重从“创新历程”开始,力图系统地总结这20年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同时科学地谋划未来,使中关村海淀园进一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文良 《中关村》2013,(8):50-51
"赶硅谷、追筑波、得天地灵秀、领时代发展",CID正以迅猛之势崛起于首都西北部——海淀北部地区。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宣布,将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全力打造中关村创新中心区(英文全称为Center of Innovative District,简称CID)。CID位于海淀北部地区,面积226平方公里,涵盖西北旺、温泉、苏家坨、上庄四镇。  相似文献   

8.
周良洛  曾颖 《中关村》2004,(6):32-33
在这个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的日子里,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正式揭牌成立了。在此,我代表海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代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向长期以来各位领导和朋友对海淀科技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9.
石闯 《中关村》2012,(11):85-87
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着力打造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Haidian norther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area is in the construction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代表着21世纪中国高新区的形象,并将享誉世界的中关村创新与北京翠湖湿地的优美环境融入高端产业研发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以"智慧翠湖、生态翠湖、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中关村》2005,(3):36-39
“自主知识产权”是个很时髦的词,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所以近几年来不时挂在政府官员、企业老板、研究学者的嘴边,尤其是在具有“一区七园”(海淀科技园、丰台科技园、昌平科技园、亦庄科技园、电子城科技园、德胜科技园和健翔科技园)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当然,不仅仅是挂在嘴边,不断地也推出“创造”“保护”“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举措。例如,2004年12月24日著名的IT企业“金山软件”“中科红旗”等八家中关村软件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业联盟”。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的官员对此举评价道:联盟的成…  相似文献   

11.
崔墨卿 《中关村》2007,(4):100-101
春雨润开昆明湖冰封的湖面春风吹绿了知春亭杨柳的妖妍昆玉河的浪花低吟浅唱凤凰岭的凤凰展翅翩跹二零零七年春天降临海淀海淀水生辉山萌绿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春到中关村啊一朵朵科技新花含苞欲绽春到海淀园啊孵化器孵化着灿烂的明天春到北大清华青松翠柏春色满园春到海淀北部新区建设金融服务中心跃马当先春到海淀海淀文学艺术界姹紫嫣红秀色可餐《中关村创新谱》、《海淀拾贝》、《感动中国新诗选萃》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佳作连篇《海淀文艺》、《稻香湖》、《中关村》还有我们的“海淀文学艺术网站”海淀的文化阵地多么繁荣五谷丰…  相似文献   

12.
1998年的5月8日,作为海淀试验区的十周年华诞献礼,首届中关村电脑节在友谊宾馆拉开帷幕,从那天起,中关村电脑节成为展示海淀、展示中关村的一个独特窗口。尤其在开幕式上,历届电脑节承办者几乎都挖空心思,大胆创新,从时尚的国际电脑音乐潮到十大院士指纹验定启动开幕式,从放飞希望的数码飞鸽到代表信息化时代的@飞行器……这些各具匠心的策划无不在向世人展示中关村强大的科技力量、雄厚的经济实力、独有的人才优势、优越的发展环境。然而,在“中关村”的概念越来越为世人熟知的繁华景象中,一些业内人士以先知先觉者前瞻性的眼光看到,在知识…  相似文献   

13.
陈智国 《中关村》2011,(3):36-38
海淀北部地区将成为带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值过万亿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勒川 《中关村》2013,(12):72-73
2013年10月30日,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办,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承办的中瑞企业国际化论坛在海淀举行,本次论坛以“政产学研齐发力、促进企业国际化”为主题,紧密围绕着海淀企业国际化从政府支持、产业需求、规律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出席论坛的有瑞士苏黎世大区中国区总负责人秦兰,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教授Prandini,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国际金融分析师吴娟,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难熔材料分公司副总刘国辉,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执行院长柳进军、副院长尧川,论坛由副院长张国庆主持。  相似文献   

15.
林抚生 《中关村》2011,(3):28-2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6.
明星 《中关村》2012,(4):88-89
在全国弘扬雷锋精神热潮中,海淀园工委将雷锋精神与北京精神。科技园区的科技、智力优势相结合,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激发各方人士崇德向善的道德自觉,共建和谐文明园区,凸显了海淀特色。海淀园志愿者联合会开启科技园区志愿工作新篇章2011年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园工委组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志愿者联合会”,响亮地提出了“智”愿服务的口号,组织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党、团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智”愿服务。海淀园联合党委就是其中一支闪亮的“智”愿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9,(11):55-55
《世界创新地图册》于2009年6月份在全世界范围出版发行了。在这本多达近600页载有世界70多个国家风格各异的创新大家族的图册中,两页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兼有现代化气息的图片,彰显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未来发展的广告显得格外明显。一张以“公园、校园、海淀园;歌声、阅声、创新声”反映了海淀一方水土的区域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徐春财 《中关村》2012,(4):56-57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批复的《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提出,将海淀北部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简而言之,海淀北部地区未来将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科技新区。  相似文献   

19.
[时间]2013年9月12日[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主办单位]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希望咱家乡美,美好的幸福生活千年万年长。在这金秋时节,今年在全球创新发展转型展望未来的关键时刻,不仅有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世界大会"科技园区塑造未来新城"的主题,还有夏季达沃斯"创新,势在必行"的热门话题,更有中关村核心区——北京海淀,邀  相似文献   

20.
江川 《中关村》2013,(9):66-67
海淀园通过推进一批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来支撑中关村科学城加快业态升级。早在2011年10月,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10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做出规划,在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力争用5-10年时间,将这里打造成为世界高端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