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债券发行人的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付费模式与债券评级质量之间的关系.与发行人付费机构相比,投资者付费机构的独立性强,但缺乏获取企业内部信息的渠道.文章认为,发行人产权性质同时影响投资者付费机构的独立性优势和信息劣势.文章基于我国第一家投资者付费机构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中债资信")的研究显示:与发行人是国有企业的情况相比,当发行人是民营企业时,中债资信评级相对于发行人付费机构评级的信息含量更少,但调整及时性更强,发行人收买评级机构的能力和公开信息量与中债资信评级信息含量的正向关系也更强.文章研究表明,发行人产权性质是决定投资者付费机构评级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蓉 《经济师》2008,(12):50-51
信用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还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大力发展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拓宽业务范围,评级机构还要不断改进评级技术,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的建议,国家要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债资信对债券发行主体进行主动评级的数据,考察了投资者付费模式的引入对我国债券市场上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具有标杆效应,相对于没有被中债资信评级覆盖的样本,被中债资信进行主动评级的样本其发行人付费评级与之前相比有显著降低,评级质量有所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人付费模式主要通过声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投资者付费模式评级在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监管机构可在合适情况下推出双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4.
孙美丽 《经济师》2012,(10):180-182
文章选取山西信用评级发展为案例,概述了山西省2005年以来开展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对信用评级监管的实践和体会,从借贷市场信用评级、国际国内政策环境和评级机构公信力和独立性等方面提出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山西省信用评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人民银行规范、推动和发展信用评级的必要性的阐述,提出了现阶段进一步推动山西省资信评级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万迈 《经济论坛》2006,(19):133-135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筹资的发债人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判断发债人届时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进而对其违约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信用评级的核心是通过向债券购买者揭示发债人的风险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征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监测、信用风险预警、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产品风险定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在较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及上…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刊》2002,(11):92-95
近一年来,伴随着诸如安然、世通、中科、广厦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司丑闻的曝光,“诚信”成为世入关注的焦点。信用评级在现代经济中活中的作用也得以凸显。 信用评级最早产生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随着各类债券的大量发行,投资人而临着极大的投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信用评级公司应运而生。目前、具有国际权威性的资信评级公司主要有3家: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擅长主权国家评级;标准普尔公司(S&P)擅长企业评级;惠誉国际(Fitch)擅长金融机构与资产证券化评级。 目前我国还没有大规模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人们对信用评级的理解和内容相应较为陌生,由此,本刊新开辟此栏目,逐步介绍一些著名的评级机构、评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形式的评级活动及结果,为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主权信用评级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主权信用评级波动对金融市场安全的影响和传递机制,探讨了主权信用评级、国际投资银行以及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从加强对外资机构在华信用评级业务范围和评级流程的监督管理、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理顺评级过程中所涉各方利益、探索投资者的法律保障等5个方面,就促进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公正和稳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证券信用评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 《资本市场》2002,(10):39-40
<正> 证券信用评级是指信用评级机构根据科学的指标体系,采用严谨的分析方法,运用简明的文字符号,对被评级对象履行经济责任能力及其资信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定其信用等级的一种经济活动。证券信用评级在证券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证券发行人确定信用增级方式和规模,而且它为投资者提供了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信用标准。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信用评级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现状我国的信用评级产生于80年代未,  相似文献   

9.
谈志琦 《经济师》2011,(12):81-81
我国知名的资信评价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2010年7月11日发布了对50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报告,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涉足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资信评级机构,并率先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评定为AA级,并两次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与国际上许多经济人士的看法一致,大公国际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大公国际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制度中关于一国的主权信用外币信用级别可能高于高于其本币信用级别,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大公国际在接受铁道部委托对其发行债券进行信用评级时,将铁道部综合信用评级评定为AAA级,超过了大公国际给予中国主权本币信用AA+的信用等级,这一评级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希望大公国际在评级实践中,通过反复摸索,形成科学合理的评级理念和方法,评级结果被广泛认可,使中国的评级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信用的两个层面与评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确定信用等级的标准和形式是信用评估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资信现状,将信用评级的企业层面与个人层面相结合,提出了进行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一个评估模式,以期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有所裨益,并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邓俊 《时代经贸》2007,5(8X):62-63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代理成本让很多企业为之负出了高昂的代价,股权激励被认为是降低代理成本的良方。本文通过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实践案例——伊利股份股权激励,着重研究伊利在其股权激励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结论伊利本次股权激励并不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而是过多的强调了管理者在其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是评估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依据。而只有准确评估了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投资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认识股市泡沫问题。本文首先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做了综述,然后对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 O模型)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接着利用改进后的F O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目前的内在投资价值以及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计算表明,与2 0 0 1年6月份股市高峰期相比,2 0 0 4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已大幅度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庆顺 《时代经贸》2007,5(6X):125-127
中国股票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推出股指期货就是其中之一。推出股指期货可以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体系。有利于培育投资者的成熟度,进而促进股市与经济运行的关联程度,发挥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同时,中国已有17年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管理经验,具备了发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只要能充分控制其潜在的风险,推出股指期货对整个股票市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Umlauf(1993)方法和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证券印花税变化对深市大盘指数以及单只股票的影响,证明了印花税税率下调会提高股票价格指数水平,得到一个显著的正收益率,而上调会降低股票价格指数水平,得到一个显著的负收益率这一结论.表明了印花税可以作为一种调控证券市场的宏观政策工具,并且为这种政策调控提供了一定的数量指导.  相似文献   

15.
何卫萍 《时代经贸》2007,5(11X):13-14,16
在供应链环境下加强库存管理,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库存管理模式,对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证券市场,除了有筹集社会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效能外,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变迁,还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特点和问题。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几国交易所并存、六次投机高潮和证券市场为政府财政服务等特点,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非正常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难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的特殊商业习惯——企业商号可以直接吸收社会储蓄的传统,同样是制约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Why do firms adopt CEO stock option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terminants of stock option introduction as a part of CEO compensation in listed US firms during the 1994–2004 perio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gency costs and recruiting considerations, suggesting that firms do not adjust CEO compensation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investment horizon’ problem.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CEO stock option adoption is not necessarily influenced by the same factors that have been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o affect the level of CEO stock option compensa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broad-based stock option incentives. Overall, th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several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us add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managerial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18.
股票已是中国居民主要的财富之一,股票投资也理应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股票投资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居民收入多元化和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分红比率、高市盈率和偏高的市场风险等现状,弱化了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实证研究也表明股票投资收益率、现金分红同居民财产性收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相关性不够显著。股票市场投资增值功能缺失、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股票投资主体的不成熟和股票市场投资工具单一化是造成股票投资对居民财产性收入贡献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了发挥股票市场的投资和分散风险功能,应在扩大股票市场规模的同时,明确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和定位,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机制,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加强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培育建设。  相似文献   

19.
资产选择、风险偏好与储蓄存款需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以消费者最优资产选择模型为基础,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探讨了通货膨胀、股市收益波动、消费者风险偏好对储蓄存款需求的影响。2001年6月以后,通货膨胀方差下降,股市持续下跌,股市收益率下降,收益率方差也有所下降,但货币需求却加速增长。本文根据不同的相对风险回避指数,模拟了利率、通货膨胀、股市收益率、股市收益率方差等因素对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平均储蓄存款的影响。在适当的相对风险回避指数下,储蓄存款增加的30%左右可以由这些因素解释;如果不考虑GDP等规模变量,股市收益率下降是导致平均货币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型的价格操纵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型价格操纵问题。我们推广了Mei、Wu和Zhou(2005)的模型,研究在市场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交易型价格操纵发生的条件。我们的主要结果有:(1)非充分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和有限套利的制约是交易型价格操纵获利的重要原因,投机者套利能力越弱,操纵者的价格操纵越容易获利;(2)当市场中投机者的总禀赋大于0时,即使不允许卖空,价格操纵者依然可以操纵价格来获得利润;(3)如果市场监管者无法杜绝操纵者通过对敲等手段来拉抬股价,则在市场中引入卖空机制反而可以减小股价对基本面的偏离程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操纵者操纵股价的空间;(4)在股价被操纵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建仓期和抛盘期;操纵期内换手率更高、股价波动更大;在建仓期,回报率与换手率,换手率与回报波动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我们利用中国股市的数据检验了我们的结论,发现理论结果和实证数据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