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0917)为案例研究以股抵债这种金融创新方式。文章提出最小化交易成本和先动优势分别是以股抵债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以股抵债价格决定了欠债股东、其它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对创新收益的分享。本文认为:虽然各类股东都从创新中获得收益,但以高于净资产值的价格以股抵债使欠款股东获得了创新收益的大部分;实施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治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徐敏  吴敌 《西南金融》2004,(10):35-36
2004年7月27日,证监会和国资委原则上同意进行“以股抵债”试点。目前,对“以股抵债”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的影响,而其对银行的影响却鲜有涉及。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23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广传媒”,证券代码000917)正式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以其所持有电广传媒75421022股抵偿其所欠电广传媒的债务及利息合计539260310.8元。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次采用“以股抵债”方式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由于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证券市场的敏感性,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个案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4年9月23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广传媒”,证券代码000917)正式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以其所持有电广传媒75421022股抵偿其所欠电广传媒的债务及利息合计539260310.8元。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次采用“以股抵债”方式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由于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证券市场的敏感性,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个案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余欣 《中国金融家》2004,(10):76-78
日来,“以股抵债”这个新名词频繁地见于报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真研究后,终于为其揭开了最后的面纱。他们接受了有关方面提出的采用“以股抵债”的方式,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问题的方案,原则上同意进行“以股抵债”的试点工作。此方案一出台,似乎成为治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的特效药,在股市掀起巨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23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广传媒”,证券代码000917)正式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以其所持有电广传媒75421022股抵偿其所欠电广传媒的债务及利息合计539260310.8元。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次采用“以股抵债”方式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由于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证券市场的敏感性,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个案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23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广传媒”,证券代码000917)正式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以其所持有电广传媒75421022股抵偿其所欠电广传媒的债务及利息合计539260310.8元。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次采用“以股抵债”方式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由于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证券市场的敏感性,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个案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有道是“偏方气死良医”,如果说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差别是药理,那么两者之间最难区别的仍是药理。偏方系属中医中最难说清药理的处方,有时甚至连疗效都说不准,就搏个歪打正着。但今年炎夏部分上市公司钟爱的“股抵债”方案这样一帖偏方能治愈股市的痼疾吗? 在证监会、国资委正式决定启动“以股抵债”试点的背景下,日前,湖南电广传媒公布了经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以股抵债”方案,从而有望成为证券  相似文献   

9.
林义相 :有比没有好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 ,“以股抵债”对已形成的债务是一种解决方案 ,但不排除大股东借此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把股份套现的可能性。不过 ,“以股抵债”是一种补救措施 ,有比没有好。他提出五点看法和建议 :1 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的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国有企业"母体"上"嫁接"而成的上市公司,其国有资本如何从某些竞争领域有序退出,决策层曾作过多种尝试,如2001年试行通过二级股票市场存量发行"减持",2004年通过电广传媒"以股抵债"冲销等,但实际效果均不理想."多元减资"则是以国有股有序退出的紧要性作为逻辑起点,以减持、以股抵债的利弊分析作为比较视角,以多元减资思路的形成及其依据作为理论支撑,以试点实例与模拟模型作为进一步探索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1.
金融资讯     
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已参股100余家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参股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50家以上,银行股在十大股东的公司就有100家。据专家称,股抵债或者债转股是证券市场中“银行系”膨胀的一项重要成因。除了以股抵债或者是债转股,早期银行下属信托投资公司对外的投资也是“银行系”形成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监会提供的上市公司2 0 0 3年年度报告统计显示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通过非经营性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余额大约为 577亿元。如今 ,为解决股市中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证监会与国资委联手推出“以股抵债”试点 ,首家试点企业方案也已出台。这一全新举措 ,能否化解 577亿元的巨额欠款 ?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顽疾577亿元历史欠款 ,像一块巨石压得被“掏空”的上市公司喘不过气来。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 ,已经成为影响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顽疾。据统计 ,在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中 ,有 70 %存在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行…  相似文献   

13.
湖南电广“以股抵债”不仅是首开先河,而且在运作上也堪称颇为成功。精心谋划数月的“经典方案”。一经出笼就大功告成,真是兵贵神速呀。该公司雷厉风行,一路真刀真枪地干,数日内董事会决议——国资委报批闯关成功——证监委支持,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另一路大造舆论,各种“经济学家云集高层研讨会”,“深层突破探讨会”四面开花,各种媒体铺开盖地,大肆宣传“以股抵债”。  相似文献   

14.
关注以股抵债的税务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以股抵债的合法性与公平性争论忽略了该交易在税法上的效果.对电广传媒以股抵债交易的税负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出税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变以股抵债交易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弱股份定价问题上的尖锐对立.当然,它也使得管理层面临更复杂的利弊权衡.关注以股抵债交易的税务成本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价以股抵债政策的意义或者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以股抵债意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以股抵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宣布,“为积极稳妥解决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等证券市场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意进行以股抵债试点工作。对于以股抵债这一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以下简称母公司)和上市公司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除了会计制度规定的公司减少实收资本的核算可供参考外,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就上述交易双方如何进行税务和帐务处理作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郑南 《财会学习》2010,(4):56-56
“债转股”与“股抵债”是两个并不经常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简单地说,“债转股”意味着本公司欠着债权人的钱,因为不能如数归还付息,只好协商吸收该债权人成为本公司股东,将所欠债务转化为对方对本公司的股权投资,本公司会计记录为“应付账款”减少与“实收资本”增加的对应关系;“股抵债”意味着本公司的股东因为欠着公司的钱,实在还不出钱给本公司,只好将他拥有的本公司股份抵作清偿公司债务之用,本公司会计记录为“实收资本”减少与“应收账款”减少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効延庆 《金融博览》2005,(10):32-32
信贷管理实务中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误解关于担保是“第二还款来源”的“发现”,在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和银行内部文件中.从近年来大量诉讼和管理暴露出来的问题看,“第二还款来源”的别称已经对一些银行的信贷管理行为产生了误导.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处置不良资产的各种手段中,重组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常用的一种。除政策性债转股外,AMC还通过修改债务合同、转让债权、转让债务、以物抵债、以股抵债、债权置换、以债权物权或股权出资等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从AMC运作六年来的实践看,不良资产重组可以提高资产回收率;有利于AMC在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实现社会目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合理配置资源;也有利于AMC协调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关系,避免因AMC单一“讨债”激化矛盾。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财政部针对金融企业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关于金融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和《金融企业呆帐准备金提取及呆帐核销管理办法》三项政策 ,“三项政策”的出台对农行财务有何影响及如何利用“三项政策”实现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 ,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就此谈谈看法。一、“三项政策”对农行财务的影响尚福林行长在当年全国年中分行长会议报告中指出 :三项政策对我行今后一段时期的财务成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三项政策”出台的总目的是为了加快消化金融企业核销包袱 ,增强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