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又是育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主渠道教育、第一课堂、党团员教育、校风学风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着重探索了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式,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拓展立德树人新领域。深入研究网络文化育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实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准。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抽象,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鲜活的内容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是首选,高校应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红色资源网络平台传播地区红色文化;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地区红色文化在政治教育、 精神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现实价值和强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蕴含着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紧密团结的集体观念、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开拓创新精神。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新时代,针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在分析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基础上,通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开展红色文化团体活动、推进革命基地实践教学、构建高校管理长效机制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振宇  陈华 《老区建设》2010,(16):50-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冲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红色资源教学基地建设,把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消除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今后拟在优化传播渠道、加强开发与研究、师生共筑红色文化育人环境、构建完整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多方构建红色文化保护及运用机制等方面着力,借此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应正确客观地认识新媒体,着力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整合新媒体资源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加强校园新媒体管理、监控与引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性问题,这不仅是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面对的新命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以及捍卫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形势所需是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考虑的现实境遇。以"三全育人"为统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提高思政课质量、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等是目前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难题,应进一步改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解决当前的问题以实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题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地区的红色文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难以展开、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足、高校大学生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各高校应尽力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并优化思政课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发挥高校思政课红色育人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推动高校进一步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必要途径,是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四史”教育育人功能,对于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职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四史”教育知识体系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要把准“四史”教育育人的针对性、主体性、导向性、实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四史”教育育人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时期,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转变,在积极方面,新媒体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空间的限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且增强了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在消极方面,新媒体技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如思想传播源头的多样性、网络的虚拟性造成的消息良莠不齐以及观念的参差不定等问题.新媒体环境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并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利用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并有效避开其弊端,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政治引领、思想引导、文化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红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易班作为教育部推出的新媒体教育教学平台,已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学生党支部建设推动高校红色育人工作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新兴载体的出现使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求高校不断创新党支部教育管理工作。文章以“易班+红色育人”工作实践探索,通过云南某高校搭建网络学生党支部“先锋支部e站”平台工作实例,以期为高校易班网络平台红色育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不言而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信息时代为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在梳理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桂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加快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步伐。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随之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结合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但在新媒体技术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媒体作为一个虚拟场景,真实性与可靠性无法保证,以及存在一些其他现实的安全隐患,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既看到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又看到它所带来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高校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育途径,强化教育主体,构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提高高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模范遵守网络规范与道德,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  相似文献   

18.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南路革命文化作为地方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红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粤西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内容体系中,能够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争做“爱国、奋进、务实、力行”的时代新青年。因此,为推动南路革命文化与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有机融合,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现状,厘清粤西高校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将南路革命文化有效地融入粤西高校思政课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契机和全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集群,强化新媒体的思想疏导及舆情控制功能,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新媒体运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