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江西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应在增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统筹推进农业减排增汇,健全碳汇市场,完善交易机制上寻求最大空间,实现碳资源的节约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通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碳汇交易,既是实现区域碳汇价值和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行动,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的更加亮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碳汇林业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高效林业是指森林物种个体和群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协调、平衡,长期保持高生产力、再生能力和高生物量,并能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多样的产品,使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本文从云南高效林业提出的背景、碳汇林业对高效林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云南如何发展碳汇林业来实现高效林业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从直接经济和碳汇经济两方面双管齐下,依托渔业发展特点升级完善碳汇交易和经济分配机制,助力共同富裕,带动渔民和渔农村集体增收海洋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以海水养殖贝类、藻类等为重点的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提高渔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渔农村增收致富等多重作用。浙江海洋渔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做大做强海洋碳汇渔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佟帆 《北方经济》2021,(3):28-30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居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固碳、储碳基地.为打造内蒙古国有林业最大碳汇储备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从2014年起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核定碳减排和碳汇交易方面有了明显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试点工作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去和现在的碳储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森林碳储量为409.676×106吨,2020年碳储量为1218.525×106吨,碳汇潜力为808.849×106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李珂  史维良 《科技和产业》2023,23(17):92-97
利用2000—2020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农业和森林碳汇量,研究黄河流域农林碳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省份农林碳汇量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仍存在;降水、气温、坡度、坡向及人口数量是黄河流域农林碳汇的主导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度增强,且以双因子增强型为主;各因素均与农林碳汇有显著差别,可以得到农林碳汇量达到最大的因子范围。  相似文献   

8.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立足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林草碳汇,有效发挥森林、草原“储碳库”“吸碳器”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作用,是内蒙古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林业建设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的碳汇储备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宁渡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碳汇应作为经济基础性资源进行储备。现阶段有必要通过森林保护、产业升级、积极参与CDM项目、引入市场机制等方式,拓展碳汇市场,建立“碳汇基金”,积极寻找碳汇储备库,实现碳汇的提前储备,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市场也是碳交易市场上的新兴市场,潜力很大。本文通过对碳汇政策的研究,借鉴国际上森林碳汇项目和市场的经验,分析我国目前森林碳汇项目和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京都规则和非京都规则下发展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收储、开发、交易体系,为浙江林业碳汇交易先行先试提供平台基础丽水森林覆盖率达81.7%,约占全省1/3,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贮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022年,丽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之一。对丽水来说,立足森林生态优势,推动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实现区域性碳中和,是丽水创建“中国碳中和先行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卫星观测等先进手段, 估算出1981 年至2000 年间中国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的碳汇总量。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在这20年里,中国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每年的碳汇量为1.9 亿吨至2.6 亿吨,约占矿物燃料碳排放量的28%至37%。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可用来吸收部分温室气体,缓解气候变化。中国从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和农业现代化中获益,生态系统吸收碳的能力也变得十分强大。(科技部网)  相似文献   

14.
张亮 《北方经济》2023,(2):31-35
本文分析了当前内蒙古林草碳汇价值实现面临的形势,介绍了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在碳汇价值评估、监测与管理、项目开发与交易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国家自愿减排机制和相关地方试点经验,探讨了自治区开展区域碳中和交易的政策设计。提出以碳中和产品开发机制、交易机制、核查机制、抵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符合自治区生态碳汇资源大区特点的碳汇交易市场。从“碳汇+金融”“碳汇+公益”“碳汇+生态补偿”“碳汇+储备林”等方面进行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方式的讨论,为推进内蒙古林草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增加森林碳汇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碳汇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森林碳汇独特的优越性决定了增加森林碳汇成为中国既应对气候变化,又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文章认为,中国应从构建森林碳汇市场、加强政府规划指导、完善碳汇计算方法、深化林业产权改革、扩展碳汇资产经营等方面采取增加森林碳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荆珍 《特区经济》2011,(4):152-154
构建"气候智能"型世界的关键是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资金,填补气候融资缺口需要对现有的碳汇市场进行改革并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本文从考察森林碳汇的国际法律规定入手,分析气候融资需要对森林碳汇市场进行改革,最后以气候融资为视角思考如何进行森林碳汇市场改革,为进一步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国际气候公约相关规定。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阐述了发展碳汇林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林业碳汇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在国际碳市场的推动下,促进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介绍了中国实施的全球第一个《京都议定书》规则的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介绍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和运行,为企业和个人搭建了"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自愿减排的平台,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建设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生态功能价值,将碳汇功能区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空间的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将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建设作为我国碳汇经济发展新途径,突出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的高原价值及效益.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 > 感知社会利益 > 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 > 感知心理风险 > 感知经济风险,鉴于长期、大面积的林业生态建设衍生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和农户对近期、客观风险感知的敏感性使得农户对情景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20.
由于现有的林权评估方法只考虑了林木或林地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其天然的生态价值,在价值评估时缺乏完整性和多样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创造了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所以碳汇的经济价值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林业的生态价值。因此,通过创新附碳汇收益的林权价值评估方法,即结合森林蓄积量转换法对收益净现值模型进行改进,既考虑林权的经济价值,又考虑其生态价值,以实现林业产业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