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输电线路是电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其精益化管理对当前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公司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从输电线路特点和投资成本角度,采用技术经济理论和区间方法,考虑运行成本不确定风险因素,构建输电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经济寿命优化模型,具有过程简化、计算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为电网规划、运维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基本原则资产全生命周期应立足于全局,整合组织中不同要素,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其原则包括全局性、体系性以及优化性三方面。全局性。设备管理的全局性包括过程的全局性及对象的全局性。资产管理对象的全局性是指不同类型的资产组合在功能与配合上,能够相互依赖,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能够相互配合,使得全部设备整体成本最优。管理的全局性是指不同的阶段,管理要求和业务标准的不同,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前言输电网在供电系统资产构成中占比较大,运行维护在输电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又占绝大部分时间,因此,探讨提升输电网的运维效益有极大的实用意义。输电线路从建成投产,发挥效能,到退运报废,整个时间都属于运行维护时段。在此期间,影响输电线路运维效益的因数主要有资产利用效能和运行成本。本文试从广州供电局输电网资产利用效能、运维成本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提升输电网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电网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资产综合效益的一项管理创新。电网企业的资产主要由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构成,这些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过程包括规划立项、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直至报废等几个阶段。其中,输变电工程建设是电网资产形成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输变电工程管理是确保电网建设投资能够顺利转化为优良资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对降低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总体成本、提高资产全寿命周期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固定资产报废管理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固定资产新增是固定资产的出生,开始产生效益,那么固定资产报废则是固定资产的终结,不再产生效益。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一)规模庞大。资料显示,国内省级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少则几百亿元,多则数千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占资产总额60%以上,是电网企业最主要的资产。(二)单项价值高。电网企业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等资产单项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丰万顺串补工程提高输电能力60万千瓦为满足京津唐地区电力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充分发挥现有通道的送电能力,扩大蒙西电网“西电东送”规模,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决定在华北电网丰万顺500千伏线路加装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即在丰镇至万全双回线路的万全侧加装2组串补度为35%的固定串补装置,每组串联电容容量26万千乏;在万全至顺义双回线路的万全侧加装2组串补度为45%的固定串补装置,每组串联电容容量44.5万千乏;相应建设有关二次设备。按2000年价格水平估算,工程静态投资为2.58亿元,考虑建设期贷款利息,工程动态总投资为2.7亿元。此工程可提高京津…  相似文献   

7.
<正>钢铁行业从2015年全行业亏损到2018年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再到2019年利润大幅下滑,行业利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国内钢铁企业正再次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责任重大,需要持续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水平。在钢材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决定了市场竞争力及主动权。加强精益管理,合理资源配置,实现产能最大化,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以最少的成本炼好每一炉钢,以最小的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可为企业最终赢得低成本竞争优势提供有效保障。那么,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持续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水平,如何通过财务精益化管理和业财融合实现降本增效,如何将财务精益化管理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将精益管理理念融入到财务管理中,优化财务资源的配置,成为钢铁企业财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聚焦"财务精益管理实践"专题,分享企业精益管理实践经验,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