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水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见底,浙江经济的增速依然备受人们关注.统计显示,浙江GDP增幅已从一季度的3.4%(全国倒数第二)回升到上半年的6.3%,止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快速下滑的势头,开始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然而,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浙江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特别是年初定下的目标不只是"保增长",还有"调结构、促转型"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09,(4)
2009年,政府提出了GDP"保8"的增长目标.对于经济学家来说,GDP保8、保9、保7都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实质性的指标有没有变化.比如就业、老百姓的消费增长等,这是反映经济是否稳定的实质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发展的"四化"突出 中国的发展变化,就是让人如此地不可思议. 如果说2000年的中国还在为如何启动内需,如何使经济走出蓝灯区而发愁,那么,仅仅一年之后,支撑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便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启动信号.从2001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在各路研究者的激辩中,迈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2003、2004连续两年超过10%的高增长(修订后数据),2005年,中国GDP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  相似文献   

5.
徐豪 《中国报道》2015,(4):24-25
如果GDP增长过低的话,保增长的压力就会很大,保就业的压力会更大,求稳定的声音就会突起,改革的步伐就不可能太快。"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要提质增效升级,正在从高增长转向中高增长,从"旧常态"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现在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左右。不能只唯GDP,也不能不要GDP,GDP依旧是当前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衡量尺度。在新常态下,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当前诸多地  相似文献   

6.
应该看到,目前不仅不能盲目乐观轻言经济"率先回暖",更应当看到,为6.1%的GDP增长我们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不但增长的基本模式依然建立在"高投入换来的高产出"的投资拉动开支的基础上,而是这种模式短期的确能产生GDP增长统计数字会非常漂亮,但高投入的模式从中国经济的历史表现看,伴随的往往都是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到底能否"保八"?我认为今年GDP增长绝不会低于8%. 并非本人盲目乐观.支持此判断的另一理由,是去年冬天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扩需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投资1.18万亿元,信贷投放5万亿元,而截至3月底,信贷投放就达4.89万亿.这么多钱投出去,怎么会不带动GDP增长呢?按照弗里德曼的研究,从增加货币投放到企业产出增加,通常需要6-9个月,取上限,若从去年11月起算,顺推9个月,那么今年8月中国经济必将全面回暖.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宝安区民治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工作落实,"三保"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保经济增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6.14亿元,同比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21.34亿元,同比增长148.5%;外贸出口总额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两税收入79.46亿元,同比增长9.7%.  相似文献   

9.
苏州高新区"十一五"发展目标是: 一、经济发展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人均GDP3.5万美元(按户籍人口和现行汇率计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保增长"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不仅是因为GDP关乎经济总量,更关乎就业和市场信心。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带动100万人的就业;如果能够实现8%的增长,就可大体增加近1000万人的就业(当然,GDP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1.
回望2003年中国经济,可谓一波三折,有惊无险,圆满"收官".虽然国家统计局最终的数据没有公布,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7%的目标,GDP达11万亿元和增长8.5%,应无悬念.  相似文献   

12.
陆昂 《广西经济》2012,(8):12-13
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两个鲜明特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创三年来新低,低于8%这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限。国家从今年5月底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回落,预计国家将更加重视稳定经济增长,甚至把稳增长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此次宏观政策调整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稳增长"明显不同于"保增长"。虽然"稳增长"要求扩大内需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但它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保增长"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从政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随着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中国经济走出了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态势, "保八"大势已定.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大动荡,2009年我国经济保增长的压力不容忽视.当然,基于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保增长问题应该还不是太大.但在保增长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保增长勿忘调结构,保增长也不仅仅是保GDP增幅,更重要的是保民生.在化解当前矛盾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以推进产业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以深化大综管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以改进服务作风建设提高民生保障,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53亿元.  相似文献   

16.
"保增长"过于急切,力度过强,无异于消除资产市场软着陆的可能。中国经济减速确实引人瞩目。2012年实际GDP增幅降到7.8%,这是2000年以来第一次低于8%,也是1982年以来仅有的5次低于8%之一。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实际GDP同比增幅又连续降低,第一季度为7.7%,第二季度为7.5%,且工业产出、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几乎全面减速,某些行业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17.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经济下行压力日增.2008年末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2009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工作方针,保增长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保增长的关键是要继续发挥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的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议强调,明年的经济发展,要从"保增长"为首要任务,转变为"促转变"的发展重点,即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保增长中促转变,在求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大胆的预言:如果2009年中国经济的主题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的主题很可能变成防过热。2009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向上修正了2008年的GDP数据,幅度超过3%。流动性过剩,原材料涨价,煤电油运紧张,资产价格牛市——这些中国经济在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经历过的过热景象,会不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15年经济预期增速目标为7%左右。这个数字看似不高,但"含金量"十足。在多年的高速增长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跻身"十万亿美元俱乐部",按7%的增长,一年增加的经济总量已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当下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复苏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有待提振;对稳增长具有关键作用的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难以维持快速增长。所以,主动降低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是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