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会计》2008,(5):3
近期正值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和审计2007年年报,针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进行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现予发布。  相似文献   

2.
李斌  陈凌云 《财贸研究》2006,17(3):121-127
当前,国内外监管政策日益重视审计委员会在保障财务报告质量中的作用。事实上,审计委员会是否已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增强、权威性的提高、主任委员独立性的增加,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发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1999-2006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所有上市公司、ST公司、亏损公司的审计意见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两种界定财务危机的方法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比较分析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应当将此指标纳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梅 《商场现代化》2007,(27):338-339
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审计费用为数据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年报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规模和审计业务复杂程度,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对审计收费部分地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市公司是否花钱买盈余管理?审计师是否被收买?这是评价审计质量不可回避和最基本的问题。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高和低两种情况下,审计师是否被收买,进而通过对2002年披露年报审计费用的深沪295家上市公司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博弈分析的结论,即审计师必然被盈余管理高的上市公司收买,而盈余管理低的上市公司不收买审计师。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审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完善内部审计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杰  张风新 《商场现代化》2006,(33):353-354
新审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上市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日渐庞大,经营管理问题不断显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公司高层更加重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就成为其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新审计准则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2016年12月23日,我国正式公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A+H股上市公司于2017年1月1日起在其财务报告中实行新准则,并在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1504号准则。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披露当期审计过程中确认的关键的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该事项的披露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对于高质量信息的需求。本文根据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上市公司出具了带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审计报告新准则对报告使用者的利弊及原因,研究新审计报告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赖秀艳 《商》2013,(22):191-191
说明:与2006年版的审计准则相比,2010年版的审计准则在各方面均有所变化,其中对审计风险内容的强化是关键的变动之一,为审计工作的推进和转变提供切实指导。本文在与2006年版审计准则的对比中,先说明新审计准则中关于审计风险的条款,继而分析具体内容展现的相关趋势,最后思考深入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财务部于2016年12月颁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审计信息。基于上述背景,拟以2015年-2016年A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就新审计准则的执行能否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等财务造假事件的暴露,使美国立法机构尽快颁布了旨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13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的《内部审计准则》,自2014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仍屡被爆出为财务造假等信息,如2014年獐子岛扇贝事件、2015年6月欣泰电气IPO造假上市等。其背后凸显的不仅是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失责,更多的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虚设和独立性缺失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内部审计信息,探讨准则发布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分析程序审计准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简称《审计分析准则》)。2006年我国修订了《审计分析准则》,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简称《分析程序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于指导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分析技术、在审计技术上实现同国际惯例的接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分析程序准则》如何运用还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俊 《中国市场》2007,(18):39-39
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48项CPA执业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准则全面、实质趋同的CPA审计等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中国CPA审计实务将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本文对我国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2004至2008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多个角度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的类型进行了分析,考察在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审计意见类型的分布有何变动,并对变动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IPO审计与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不同,其要承担的风险也比一般上市公司要承担的审计风险大,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IPO审计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风险评估底稿,有效地降低IPO审计风险。本文针对IPO项目与年报审计业务不同的特点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项目组在编制IPO项目的风险评估底稿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年报审计104家公司获“非标意见” 今年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到目前已基本落下帷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最新年报审计情况快报显示,到4月30日,即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有关法定期限日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年报的工作已基本结束,共为1285家上市公司(含A、  相似文献   

16.
林丽 《商业时代》2012,(10):79-81
在中国,上市公司资格一直是一种稀缺和宝贵的资源,争取和保护这一资源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上市公司一旦陷入困境,其管理层更倾向于人为地控制年报的及时性和审计意见类型,以掩盖企业的真实状况,配合企业渡过难关,摆脱ST困境。为此,本文选取2007-2009年被ST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符号检验对样本作总体的检验分析,通过纵向对比其在特别处理当年和前后各两年的时间段内其年报披露的时间和审计意见类型,研究特别处理公司年报及时性和审计意见变更趋势,并发现其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陆倩 《商》2013,(2):118-119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准则的核心概念,对于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近三年的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定状况和我国审计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发现国内的审计市场存在滥用审计重要性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审计重要性在我国被滥用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对提高审计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盈余质量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在结合考虑盈余质量之后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卷入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及时性:公司业绩与审计意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主要采用非参数方法检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及时性与公司业绩和审计意见两个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业绩差的公司比业绩好的公司年报披露更加不及时;被出具非清洁审计报告的公司比被出具清洁审计报告的公司年报披露更加不及时;公司被出具的审计报告严重程度越高,年报披露越不及时。  相似文献   

20.
新准则下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2009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上市地、是否是ST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信息披露时间等方面,对上市公司新审计准则施行前后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特征及其在新准则施行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