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席志刚 《当代通信》2005,(19):55-56
在3G用户已经明确的情况下,3G究竟给我们带来的是改良还是一种革命呢?一方面,3G是技术的改良,是一场运营的革命;另一方面,目前移动增值服务行业应用中的若干瓶颈问题也将在3G时代取得突破。另外,运营商在3G时代的角色将是一个创新管理者的角色,内部和外部创新将从多维的角度去改变我们整体的运营状况。在3G给整个产业带来变革的之前,运营商应该做哪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3G、4G时代的到来,既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发展的新机会,也带来了高昂的网络基础设施新建成本;而语音、短信等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收入受到OTT产品的强势冲击,使电信运营商面临收入增速放缓、开支骤增、盈利受到强势冲击的局面。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展战略转型,进入新兴业务,在新兴业务领域出现了从业务外包到创业孵化器到风险投资等多种创新模式。采用何种创新模式与电信运营商所处的外部环境、自身运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消费者的角度,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和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没有根本区别,充其量就是一种网络提速.所以,4G时代运营商的赚钱手法跟3G时代也没有太大区别.所不同的是,从3G到4G经过了两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消费者的生活因为手机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产品更多,更接地气;运营商在互联网中的角色和地位则受到了严重挑战,使其更加急迫地去寻求解决方案.也许运营商已经意识到,就算大家自认为属于移动互联网中的一员,但如果不“自我革命”,就会像其他行业一样被互联网“革命”了.  相似文献   

4.
3G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体制的创新和演进,更需要运营商体制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应该以创新的思路去寻找开发新业务,需要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在研发、应用、推广、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以具有3G特色的视频业务为例,如果以3G基础的视频业务为基本点,再将这个基础业务与不同的应用相结合,我们就可以衍生出众多视频类业务来。当视频业务的种类越多,总体的用户数也就越多,3G新的"杀手级"业务组合由此而生。业务创新的结果就是产生出更多新的业务,这样的新业务一定是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某种个性化需求的。  相似文献   

5.
可以肯定,随着单一语音通信市场日渐饱和,全业务运营与3G牌照将成为下一阶段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将推动数据增值业务迈向新的发展时期。进入3G时代后,运营商不仅需要应对固定和移动融合带来的数据业务发展模式的变化,还必须从信息服务产业链整体出发,考虑未来运营商在其中的定位,才能把握住重组带来的机遇。 全业务运营下,发展数据业务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下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该运营商在未来通信服务市场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全球3G 用户数已经超过1.591亿。截至2005年1月底,全球共颁发了142张3G 许可证。随着3G 时代的到来,电信市场从一个垄断的、同质化的统一大市场逐渐演变成一群以客户方便性和娱乐为主的小应用市场的总和。价值链复杂性增加,市场弹性增加,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从全球已经商用3G 的运营商现状来看,3G 在带来极大丰富的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因此,随着中国3G 牌照的发放,全面分析移动运营商的运营环境和运营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高岩 《当代通信》2005,(19):59-60
尽管3G牌照的具体发放时间还未确定,但无疑3G时代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近。3G是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同时还将带来运营模式的革新和产业环境的变化,这一切都对3G网络运维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电信业务管理规范体系运行现状 电信业务管理规范体系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都进入了"3G全业务"、"4G全数据"时代,一方面,以3G、4G为契机,打造收入增长的驱动力;另一方面,致力于成为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从而加入全球电信业创新转型的潮流。与此同时,运营商也意识到,随着IT支撑系统的不断发展,不同制式、不同本地网之间分散的业务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对全网、全业务的一体化运营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关于3G决策问题的公开表态使得3G牌照的发放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后有关TD—SCDMA产业化和电信运营商重组的传言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传言都与3G牌照密切相关。随着中国3G商用化的临近,而对新的形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索一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移动用户、电信运营商究竟如何对待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先后在不同场合承诺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提供3G服务。与此同时,信息产业部最近也明确表示,2006年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具备。由此看来,2006年应是我国3G的开局之年。根据我国目前运营商的现状,我国将至少需要发放3张3G牌照,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也将步入新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联合内容与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运营支撑平台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终端设备提供商的电信产业链将成为3G时代电信运营市场竞争中的主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全业务运营推动企业管理的深度转型 在全业务时代运营企业的管理变革方面,电信运营商必须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营销模式创新?组织机构及运营流程如何适应全业务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业》2013,(6):30-31
网络是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根基,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传输需求,江苏移动全力加速TD-LTE网络的建设与运营,全面推进4G快人一步、先人一步的发展。4G网络三倍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4G建设与发展方面,江苏移动将在1年时间内完成3年来TD-SCDMA网络建设总量的工程建设任务。虽然在时间上大幅缩短,建设与发展质量却丝毫不打折扣,甚至在许多方面还进行了创新,真正实现了4G又好又快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挑战与机遇并存始终是电信业发展的主格调,在2G、3G时代是这样,在4G时代同样如此.由技术与市场双重力量驱动的电信业,正是在不断升级技术以跟上技术演进步伐和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刚刚公布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年报中,我们既能看到新技术、新业务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机遇,也能发现蕴藏其中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TD-SCDMA不但由于采用了一系列特色技术,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而且因其在今后的使用中,可为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带来实际的利益,为运营商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的竞争中增加优势,而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3G技术。 我们分别从频率利用率、成本、终端移动速度、网络覆盖、所支持的业务特点及漫游能力等几个方面,来探讨TD-SCDMA在今后3G运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我国电信业正式迈入4G时代.4G技术的商用将极大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但也将给运营商的传统盈利模式带来一定冲击,运营商亟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与利润增长点.部分运营商已在如反向流量收费模式、流量经营、物联网及行业应用开发等领域进行了有效探索,而在传统电信行业边界外的融合经营领域,移动互联网金融或将成为4G时代运营商的下一座金矿.  相似文献   

16.
重组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通信运营商正从“通道服务”向更广阔的“信息服务”领域迈进,踏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在新的开放性成长环境中,经济全球化趋势、IP技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将为通信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组建新的商业平台和标准。行业集团信息化应用和增值业务发展具有综合化、容量大、集团化消费等特点,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相对于个人客户而言,集团客户具有ARPU高、离网率低等特点:相对于传统语音业务来讲,增值业务发展必将成为未来3G发展的重中之重,也必将成为各大通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集团信息化和增值业务发展,正面临着创新、融合、科学发展的新机遇,这也是运营商面临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17.
2G时代语音为王,短信作为增值业务为移动运营商作出了巨大贡献.3G主要是语音短信流量的运营,而在4G时代,三家运营商的业务格局是什么样的?在短信、话务收入快速下降的情况下,运营商如何重构4G商业模式,抓住数据流量需求暴增的机会赢取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个电信业纵横捭阖、激荡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给电信业带来诸多变化的同时,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危机。如何使用创新之剑打破企业发展乏力的坚冰,是电信运营商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运营商创新咨询经验,提出通过搭建创新管理体系架构、构建企业内部发展能力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运营商创新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而引领内部发展能  相似文献   

19.
在启动3G后,全行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3G时代,运营商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尽管同2G相比3G的带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3G只能沦落为简单的互联网接人通道,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与成本相匹配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给电信业带来诸多变化的同时,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危机,如何使用创新之剑打破企业发展乏力的坚冰,是电信运营商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运营商创新咨询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信运营商创新突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